朱熹師徒隔山望
東南網11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甘聯露)南平市建陽區莒口鎮的廬峰山,古時為道教圣地,道觀星羅棋布。南澗半山腰,終日云霧繚繞,晴天白晝咫尺難以分辨,南宋大儒朱熹稱之為云谷,自稱云谷老人,在這里修建晦庵草堂居住,潛心治學,歷經八年,寫出 《云谷山二十六詠》 等詩作。
朱熹的高足兼助教蔡元定,在云谷山頂西山修筑西山精舍,號西山先生,若遇學術難題,就在山亭水榭懸掛大燈籠傳遞信號,次日拜訪恩師切磋,“點燈為號約來往,對山相望研理學”。
朱子晚年病重,把手稿交給蔡元定的兒子蔡沉(一名蔡沈),把未成文的思想口授給他記錄。蔡沉在廬峰山下通往晦庵草堂、西山精舍的山谷口,筑室大明堂,嘔心瀝血十載,撰寫 《尚書集傳》 六卷等書。
蔡沉的兒子蔡杭 (一名蔡抗) 在朝官居吏部尚書、樞密院副使、參知政事。他攜帶宋理宗御書牌匾“廬峰書院”返鄉省親,把賜匾供在大明堂里。大明堂從此更名為廬峰書院,清康熙皇帝賜蔡元定“紫陽羽翼”匾 (朱熹別稱紫陽先生),賜蔡沉“學闡圖疇”匾,就懸掛在那里。
解放后,伐木工區入駐這座破舊院落,改建為生產生活用房,車道到此中斷。攀登云谷觀賞瀑布群的步行道長滿苔蘚,腳底打滑,險象環生。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11-22莆田市召開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動員大會
- 2016-11-22福州實施五大任務169個項目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工作
- 2016-11-22福州晉安打造文明省會窗口 火車站區域綜合整治有成效
- 2016-11-22晉江:上街文明督導 爭當“最美司機”
- 2016-11-22城市文明 信用為基
- 2016-11-21【微矩陣】廈門:“文明提升行動”持續火熱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