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2 09:30:1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12月1日電(肖和勇)西姑池的水更綠了!冷風瑟瑟的日子,許聰明和黃香珠的茶攤照樣每天開張,老倆口的心情愈發(fā)好起來。
今年8月,漳州市薌城區(qū)僑村西姑池生態(tài)水體修復工程完工。此后又經一個多月持續(xù)打理,西姑池水況大有改觀,滿池碧水,煞是好看。近3200平方米的池面古樹枝葉倒映其中,池底矮型苦草和伊樂藻長勢喜人,放眼望去平靜得像一面鏡子。紅地磚上、石欄桿外,沿著池畔一整圈擺了上百個茶座。許聰明倆口子的茶攤便在此間。說話間,水燒開了,許聰明泡上一壺鐵觀音,靜靜地等待茶客到來。
冷風乍起,吹皺一池綠水。
西姑池的茶座何時興起,如今已難說清。大約在1996年,許聰明夫妻倆所在的木箱廠倒閉,他們因此雙雙下崗。這一年,其兒子才4歲。
彼時,西姑池畔樹木陰蔭,荒草叢生。許聰明和黃香珠為生計,在池畔辟出一塊空地鋪上水泥,茶攤便開張了。此后幾年間茶攤越開越多,西姑池畔茶座滿。漳州人聚在西姑池喝茶也就漸成風氣延續(xù)至今。那些年,漳州坊間有一篇散文是這樣寫的:懷舊的時候,約上三兩好友,到僑村西姑池旁,泡上一壺清茶,靜靜地聊著過去的你我與他。
可以想見,西姑池茶敘是多少漳州人記憶中最美好的片段。而許聰明和黃香珠不承想到,他們的“過渡”買賣竟一直做到現在,算起來已整整20年。池畔日日奉茶,收入要維持家庭開支,還要供孩子上學,自是辛苦備嘗。
西姑池畔的樹木長成蒼天大樹,茶座亦款待過萬千茶客,西姑池在時光流逝中慢慢蒼老,沉珂漸多。黃香珠記得,在2006年前后,西姑池畔路面鋪上水泥,這才告別雨天泥漿飛濺、晴天塵土飛揚的窘境;2014年底至2015年5月,西姑池迎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修繕,池畔圍起了欄桿,池邊也鋪上了紅地磚,周邊綠化美化工程也做了起來。這是如今看得到的西姑池新貌。

|
其它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