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古厝,隨著九十九灣“閩南水鄉”示范段工程建設的推進,一幅和諧宜居生活圖初露秀顏。綠意與花香間,一條石條砌成的小路依著河岸蜿蜒向前,一對爺孫正在岸邊悠然垂釣……
祥和安逸的生活,源自文明和諧的城市環境。九十九灣“閩南水鄉”的美麗畫卷,正是漳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文明剪影。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越來越多這樣的剪影逐漸連成一片風景。
“文明城市創建,永遠在路上”。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一年來,漳州樹立更高的工作標準和更高的目標追求,堅持“創建為民、為民創建”理念,推動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進一步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堅強的組織領導,是各項工作得到落實的保證。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把創城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擺在突出位置,強化組織領導,精心安排部署,通過召開常委會、推進會、點評會,下發文件、責任書、分解表,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做到責任全覆蓋、創建無死角、管理無盲區。市四套班子領導分別帶隊深入城區,分街道片區、工作領域對創城工作進行定期、不定期督查。今年來,已督查45場次,解決市場、交通、市容市貌、公共設施等問題60多件。
健全的工作機制,是各項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著眼長效常態,我市健全創城工作長效管理和責任追究機制,從強化責任、問題解決、宣傳教育、監督激勵等方面,建立健全17項機制,制定12條獎勵及責任追究辦法,有效推動市區各級各部門落實責任,把創城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健全市直單位掛鉤社區創城工作網格化管理責任制,要求市直單位配合社區落實屬地責任并在人力、物業、財力上幫助掛鉤社區,共有153個市直單位與93個社區(小區)建立掛鉤關系,今年來共落實幫扶資金100多萬元,組織干部深入掛鉤社區協助落實創城任務1700多人次。
追求文明,鍥而不舍。在馳而不息的創建文明城市的號角聲中,漳州更美了,和諧幸福城市的氣息撲面而來。
城市功能更完善。針對主要短板,著力推進市政設施、文化設施建設以及老舊社區改造。今年來累計投資54.5億元,重點實施大通北路、漳響路白改黑、丹霞路人行道改造等91個道路項目;投資1.9億元,實施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和公共自行車項目,新增停車位1854個,設立10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投資102億元,扎實推進市“五館一歌”、縣級“三館”等110個文化重點項目建設;對一批無物業管理的社區(小區)進行升級改造,因地制宜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小區環境,讓創建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12-06《廈門經濟特區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列入立法計劃
- 2016-12-06廈門集美區推出系列舉措全方位助推文明創建
- 2016-12-05上杭縣各學校開展“推行八不行為規范,爭做文明公民”教育活動
- 2016-12-05點贊文明 繁榮文化 建陽區“全閩共舞”廣場舞大賽落幕
- 2016-12-05點贊文明 繁榮文化 建陽區“全閩共舞”廣場舞大賽落幕
- 2016-12-05省直機關開展“大手拉小手 護綠一起走”生態文明親子志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