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源)“乞食婆趁人走反”這句熟語,原型出自清代福州著名民間傳奇小說《閩都別記》,說的是有一個乞食婆在流浪中,混跡于人群中一起逃避賊兵,書中稱之為“乞食婆走賊”。走,福州方言“逃避”的意思。乞丐婆身份低下,身上并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大可不必擔心遭到搶劫,但她卻也忙著隨人群一起逃難。此后,“乞食婆走賊”這句熟語,往往成為閩中民間嘲笑那些身份低下而又想混跡高層社會人的代用詞。有的地方或也用以形容那些盲目隨大流、湊熱鬧的人。
福州民間往往說成“乞食婆走賊”,或“乞食婆走反——跟儷染染嘈”;莆仙民間說成“乞食婆綴儂走反”;閩南漳州等地民間說成“乞食婆也綴人走反”,臺灣民間也有類似的說法。此諺在閩臺各地流傳和傳承的歷史軌跡,亦可見一斑。
在閩臺民間使用的漢語方言中,長期流傳著許多內涵豐富的民間熟語,其中不但蘊含著豐富多彩的鄉土民俗、風土人情和民間傳說等歷史人文內涵,不少還充滿著濃郁的閩臺地域文化色彩,尤其是一些在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熟語中,冠以本地的地名或特定的歷史人物、事物,生動而又真實地反映了兩岸人民密切交往的一些歷史事實,具有其他文獻資料無法媲美的鄉土情趣和歷史韻味,是海峽兩岸民間文化百花園中頗具特色的艷麗花朵。
“三人五目,日后無長短話”,這是一句源自福建民間故事而又在閩臺兩地廣為流傳的熟語,時至今日,在兩地民間仍然有人津津樂道。這個故事大致說,古時有一個媒人,分別為跛足和獨眼的男女牽媒議親。為了揚長避短,玉成其事,媒人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絕招。相親時,媒人有意安排跛足的男子騎馬而來,另一邊則讓獨眼的女子倚在門邊,用一條手巾半遮著獨眼,做害羞狀。這么一來,雙方的缺陷都暫時得到掩蓋。正當男女雙方都在暗自竊喜之際,狡猾的媒人開始發話了:“你們自己都看清楚了!咱們三人五目,日后大家無長短話。” 她的意思是說,今天我們三個人,總共有“五個眼睛”,大家都看清楚了,以后別拿“長短腳”的話題來反悔。
由于這對男女都心急如焚地急于求成,最后都落入媒人設下的圈套,很快就答應成親。直到洞房花燭夜,跛足的男子和獨眼的女子才分別發現彼此的缺陷,便氣憤地跟媒婆論理,有備而來的媒婆卻理直氣壯地說:“你們可要想清楚喔,相親的時候我可是講得很明白了,‘三人五目,日后大家無長短話’!你們當面都看清楚了,也聽明白了,現在怨誰呢?”兩人一思量,媒婆說得也是,要埋怨,就得怨當初互相欺騙,啞巴吃黃連,也就湊合著過了。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12-26義診家規六十載 仁心仁術傳家風 ——記全國文明家庭施增英家庭
- 2016-12-26永安市抓宣傳 推進好人建設 樹立文明風尚
- 2016-12-26永安市抓宣傳 推進好人建設 樹立文明風尚
- 2016-12-26連江文明辦聯合相關單位精準扶貧困難戶
- 2016-12-26連江文明辦聯合相關單位精準扶貧困難戶
- 2016-12-26新羅區委文明辦深入開展“兩學一做”第三專題學習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