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廈門城地圖
▼十九世紀末的廈門島
東南網12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蕭春雷)廈門是一座急劇擴張的城市,近一個世紀尤甚?;氐桨倌暌郧啊?911年的清末,那時的廈門雖然名氣很大,行政級別卻屬于最低的里,叫嘉禾里,差不多等于如今的鄉,完整的說法應該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綏德鄉嘉禾里。事實上,唐末的廈門就被稱為嘉禾里。也就是說,在古代和近代,廈門作為鄉一級的地方行政單位存在了一千多年。
最早開發者是誰
廈門的歷史很短,有史以來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時還叫“新城”。傳說中最早的開發者為“南陳北薛”,明萬歷《泉州府志》稱:“廈門人物,以南陳北薛為最古?!?/span>
“南陳北薛”到底是誰?按朱熹的說法,指的是陳黯(約805年—877年,南安人)和薛令之(福安人,福建第一位進士)。問題是兩人生活的年代差了一百多年,不宜并舉,于是又有人主張“北薛”乃薛令之的后裔薛沙。
從考古的證據看,廈門島的最早開發者是唐中葉的陳僖。這是一個逃亡的故事。據1973年泉州出土的《唐許氏故陳夫人墓志》記載,陳僖的先輩為潁川(今河南許昌一帶)人,父親曾任福建長樂縣令,遷居福唐(今福清),后成為閩中豪族。當地長官密謀作亂,想拉陳僖入伙。陳僖嚇壞了,命人暗中造船,帶領全族300余人“宵遁于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唐天寶年間,泉州改清源郡。清源南界的海中島嶼新城,即后來的廈門島。
經過陳僖等移民近百年的開發,857年唐朝廷在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南安縣。929年閩王設同安縣,嘉禾里轉隸同安縣。嘉禾嶼也因此成為廈門島的乳名。
唐五代時期,嘉禾嶼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島。想象唐宋時期的嘉禾嶼,應該是一片田園景觀,雞犬之聲相聞,時光波瀾不驚。宋元兩代,有兩件大事值得一提:一是宋元豐八年(1085年),島上誕生第一個進士林斐;二是元至正年間,元朝在島上設立嘉禾千戶所。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12-26義診家規六十載 仁心仁術傳家風 ——記全國文明家庭施增英家庭
- 2016-12-26永安市抓宣傳 推進好人建設 樹立文明風尚
- 2016-12-26永安市抓宣傳 推進好人建設 樹立文明風尚
- 2016-12-26連江文明辦聯合相關單位精準扶貧困難戶
- 2016-12-26連江文明辦聯合相關單位精準扶貧困難戶
- 2016-12-26新羅區委文明辦深入開展“兩學一做”第三專題學習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