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羅區山塘村的紅色兵工廠已破敗不堪,亟待保護。
東南網1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唐亞新 通訊員 溫連光 文/圖)位于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江山睡美人景區山腳下的山塘村廖氏宗祠“務本堂”,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屬明末清初四合院土木建筑。
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紅軍在務本堂建立了蘇區最早期的紅軍兵工廠——閩西紅軍兵工廠(山塘兵工廠)。然而,知曉這座極具重要歷史意義的紅軍兵工廠的人并不多,其相關歷史情況也未能進一步考證。近年來,尤其是去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龍巖市和新羅區將其作為“前紅軍長征史”的重點黨史文物進行考證,重新發掘出紅色兵工廠。
近日,記者跟隨新羅區宣傳、黨史部門人員,再度探訪這座被“搶救”回來的紅色兵工廠。
過往:
山塘兵工廠的輝煌史
“山上的紙寮里有座紅軍的兵工廠。小時候,我們常常到處撿鐵條來給紅軍做槍。”新羅區江山鎮銅砵村97歲的老紅軍吳四姑回憶說。
“1927年9月初,時任閩西紅軍領導人郭滴人派廖秀考等人,到廣東請來了劉益和等5位制槍師傅,在山塘村的務本堂建立了蘇區最早的紅軍兵工廠。”江山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廖如仙對山塘兵工廠的歷史頗為熟悉,“小時候就一直聽村里老人講兵工廠的故事,小學時學校里放置有兵工廠生產的槍械。”今年59歲的廖如仙,出生成長于山塘村,后來又當過村里的支書。
根據江山鎮2011年編撰的《江山鎮革命歷史資料》記載,1929年2月龍巖全縣總暴動后,山塘兵工廠很快就造出了17支步槍和一批子彈、土炮,來武裝山塘鄉赤衛隊。
“可以肯定的是,采用‘自力更生’的辦法,建立用來修理和生產各種武器的山塘兵工廠為當時龍巖縣的首創,這在閩西也是罕見的。”新羅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符維健說,“即便是放在整個中央蘇區來看,也應當是最早的紅軍兵工廠之一。”在這位地方黨史專家看來,這座“睡美人”腳下的紅色兵工廠是否為中央蘇區第一個紅軍兵工廠以及其建立、停產的具體時間,仰賴于更多史料和實物的發掘,并最終還需由上級黨史部門來進一步考證、核定。
收藏在位于和平路上龍巖博物館舊館內的實物,則是這座紅色兵工廠重要的佐證之一。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末期,博物館整修開放后,當年山塘兵工廠生產的九接龍土炮、土步槍和一枚未曾爆炸的大炸彈都被博物館收藏、陳列。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