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蔡世遠叔侄 乾嘉“兩帝師”
東南網1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喜祖 李賀強)出自今漳州市漳浦縣大南坂鎮下步村的蔡世遠、蔡新叔侄二人,先后當過清乾隆、嘉慶皇帝的老師,史稱“兩帝師”。
蔡世遠(1681年—1734年),字聞之。其父蔡璧曾受聘為福州鰲峰書院院長,蔡世遠從小便有機會熟讀四書五經。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得中進士。雍正元年(1723年),奉特詔入京,侍諸皇子讀書,其中就包括后來的乾隆皇帝弘歷。史稱蔡世遠“謙恭自持,淡泊為懷”,所得俸祿,多為贊助他人以及辦學,以至于“妻子僅免寒饑,敝衣粗食,視窶人或甚焉”。
在他逝世時,除了幾件舊衣服外幾乎一無所有,家屬無力發喪,世宗特賜銀500兩,諸皇子賻贈銀300兩,靈柩才得歸葬漳浦原籍。大學士方苞為之撰寫墓志銘,記其一世清廉風范。乾隆感念師恩,寫下《懷舊》詩,稱之為“聞之先生”,謚文勤,詔令入祀賢良祠。
在蔡世遠去世兩年后,侄子蔡新(1707年—1799年)登進士第。乾隆十年(1745年),奉命入直尚書房,侍諸皇子講讀,并授翰林院侍講,這些皇子中就包括后來的嘉慶皇帝颙琰。在朝任職50年,蔡新深受乾隆、嘉慶兩帝所器重,六部尚書的椅子他坐過五把,晚年當上了文華殿大學士。
蔡新致仕并沒有前呼后擁地衣錦還鄉,只是乘坐一舊轎子回到漳浦老家。乘輿路過溪南村時,被不諳世事的村童拋擲小石子,他只視為“村童嬉戲”而已。可族人卻覺得有失臉面,非得查辦嚴懲。蔡新一笑置之地說:懲辦容易,但從此兩村結怨,遺患無窮,對于子孫后代不利啊。何況小孩無識,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1-09晉安志愿者倡導文明 成為地鐵站中的文明風景線
- 2017-01-09龍巖市縣文明辦領導看望慰問“福建好人”、龍巖市首屆道德模范胡細妹
- 2017-01-09二等獎:傳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