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斗山示意圖
東南網2月14日訊(福建日報 董立功)在連江縣的福斗山上,曾建有一座用于祭海的古壇。近年有學者發文認為,這座古壇祭祀的是海神媽祖,且為鄭和下西洋時筑壇祭祀媽祖。
福建本為海神媽祖的影響力范圍,在連江縣建有一座祭祀海神媽祖的神壇并不奇怪,但福斗山上的這座神壇祭祀的就一定是媽祖嗎?
名曰南海神壇
因連江縣歷史上隸屬福州府,所以明萬歷年間所修的《福州府志》中有關這座古壇的記載為:“福斗山,其巔古壇,祭海處也。” 明崇禎年間所修的《閩書》也有相似的提法。不過,這兩本方志的相關記載都失之過簡,不僅未說明這座古壇建于何時,何人所建,也未說明古壇祭祀的是哪位海神。
事實上,在明弘治年間編修的《八閩通志》中,也有關于這座古壇的一些記載:“南海神壇,在縣東南福斗山上,永樂七年(1409年)建。” 雖然記載同樣簡單,卻向我們提供了兩條重要信息,一是連江縣福斗山上祭海古壇的準確名稱為“南海神壇”,二是神壇的建造時間為明永樂七年(1409年)。
先秦典籍《山海經·大荒南經》中已有關于“南海神”的記載:“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兩青蛇,踐兩青蛇,曰不廷胡余。”后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海神信仰日趨人格化。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佛教中的龍神傳說與中國原有的海神傳說相融合,最終形成了四海龍王信仰。
在掌管四海的龍神中,南海神地位最為尊貴。唐代文學家韓愈在著名的《南海神廟碑》中說:“海于天地間為物最巨,自三代圣王莫不祀事。考于傳記,而南海神最貴。”南海神作為國家岳鎮海瀆和重要的海上保護神,早在隋代就在廣州建有祠廟。到了宋代,廣東其他地區也建有南海神的離宮。明清兩代,南海神廟在廣東各地多有分布,可謂鱗次櫛比。
但福建歷來是海神媽祖的影響力范圍,南海神信仰在福建并未能流行起來。當然,媽祖在元代也有過“南海女神”的稱呼,但可以確定連江南海神壇與媽祖無關。因為在江蘇松江府(今上海)建有兩座東海神壇,建造的時間均為明洪武十六年 (1383年),與連江南海神壇建造時間非常接近,不可能近乎同時代的松江府東海神壇祭祀的是東海神,而連江的南海神壇卻是祭祀媽祖,何況祭祀媽祖的宮廟一般為天妃宮、天后宮,未聞有建壇祭祀媽祖者。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2-13尤溪縣舞龍迎燈傳民俗文化育文明村風
- 2017-02-13尤溪縣舞龍迎燈傳民俗文化育文明村風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
- 2017-02-13“文明小雞”表情包讓春節文化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