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雞頌雞 東山人視雞為寵物
林少丹畫作《母愛》
東南網2月14日訊(福建日報 林長華)普通話“雞”與“吉”諧音,閩南語“雞”與“家”諧音。在漳州地區,東山人尤其喜歡雞,這可能與其歷史和地理有關。
東山島四面環海,縣境無成形河流,缺少淡水,水源靠降水補給。由于經常出現干旱,種植稻麥少,加上過去草木稀少,人們養雞也少。所以,當地人對雞有如寵物般喜愛,民俗視雞為吉祥、避邪、喜慶的象征,賦予美好寓意,舉凡喜事慶典都有雞這個民俗“演員”。歷史上,東山島文人墨客喜歡寫雞頌雞,巧妙運用手中的筆,贊揚雞的勤勞、守信、誠實、勇敢和正義,他們創作的雞不僅行走在詩人的神韻間,展現在音樂家的旋律里,而且活躍在畫家的丹青中。
據筆者所知所識,東山島的畫家大多數畫過雞,畫雞的高手不乏其人,如著名畫家林少丹畫的雞造型威風凜凜,筆法老辣,獨具一格,被公認畫得最好。他著力刻畫素有“德禽”譽稱的雞,或表現雞的勇猛,或描繪雞的仁慈,其中有一幅他生前畫的《母愛》,畫面是一對公雞和母雞,母雞嘴里叼著一條小蟲要喂面前的小雛雞,選取這種畫面來表達“母愛”確實絕妙。
中年畫家游明元擅畫小雛雞,用筆簡練,寥寥幾筆,一只雞就躍然紙上。他熟練地掌握墨色的濃淡干濕,巧妙地把雛雞身上的絨毛質感,以及各種神情動態表現出來,可謂栩栩如生。游明元16歲那年,著名書法家沈覲壽看過他畫的《雛雞圖》,大加贊賞,揮毫題贊:“水墨渾勻,意態生動,少年有此筆調,殊屬難得。”
花鳥畫家吳治暉,善于觀察寫生,把各種各樣的雞展現得淋漓盡致。今年正月初一至初五,他在東山縣文博中心舉辦個展,其中就有好多幅雞的題材,濃烈的鄉村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2-13尤溪縣舞龍迎燈傳民俗文化育文明村風
- 2017-02-13尤溪縣舞龍迎燈傳民俗文化育文明村風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
- 2017-02-13“文明小雞”表情包讓春節文化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