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文明風3月7日訊(通訊員許福良 張鵬)3月5日下午,來自全縣各地的優秀志愿者們匯聚在惠安嘉惠中學,學習傳承雷鋒精神,積極倡導志愿理念,共同推動我縣志愿服務工作深入開展。由縣委文明辦、縣志愿者協會主辦,縣委直屬工委、縣教育局、民政局、團縣委聯合發起的2017年“志愿有我、共創文明”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正式啟動,隆重紀念全國第54個“學雷鋒紀念日”和第18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啟動儀式由縣平安志愿者的代表何凱主持。
縣委文明辦李曉兵主任為本次活動致辭
縣委文明辦李曉兵主任為本次活動致辭,他希望全縣志愿者們廣泛參與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學雷鋒活動深入開展,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文明城市的創建成果,切實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他要求全縣志愿者們要進一步強化志愿者精神的自我培植和社會養成,將雷鋒精神內化成道德文明的一種自覺,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與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和各種創先創優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把志愿服務活動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以實際行動傳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新風,為建設文明惠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惠安文藝志愿者帶來《我是志愿者》詩朗誦
啟動儀式在惠安文藝志愿者帶來的《我是志愿者》詩朗誦中拉開序幕,文藝志愿者們聲情并茂、感人至深的精彩詮釋,引起了全場志愿者們的共鳴。志愿者作為城市文明的中堅力量,在惠安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隆重表彰首屆惠安縣志愿服務“四個最”5個“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
在會上隆重表彰了首屆惠安縣志愿服務“四個最”獲獎單位和個人,惠安文藝志愿者服務隊志愿者劉平平等5名“最美志愿者”、惠安愛心社“大愛惠安”公益活動等5項“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惠人公益慈善協會等5支“最佳志愿服務組織”、螺城鎮東南社區等5個“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通過表彰先進,推動全縣各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積極拓展志愿服務范疇、努力創新志愿服務項目、全面促進志愿服務在我縣的規范化、制度化發展。
隆重表彰首屆惠安縣志愿服務“四個最”5名“最美志愿者”
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隊伍的生力軍,也是推動志愿服務長遠發展的中堅力量,此次活動月,我縣發起了一項“青春接力、志愿服務傳、幫、帶”活動。首批對接的惠安愛心社和惠安職校青年志愿服務隊等8對志愿服務團隊和學校志愿者舉行現場共建對接儀式,優秀志愿團體向學校青年志愿者授旗。通過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和學校團委的“一對一”結對共建,規范志愿服務在青年學生團體中的開展,實現青年志愿者服務意識、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隆重表彰首屆惠安縣志愿服務“四個最”5項“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去年,縣文明委依據全國最美志愿者陳欠水同志真實事跡改編了一部本土《大愛人間》榮獲了福建省百佳原創文明歌曲獎,這首歌也是我縣志愿服務對外宣傳的主題曲。來自惠安二中的詞曲創作者林振聰老師,與現場志愿者們共同唱響微電影《蛻變》主題曲《大愛人間》,圓滿結束學雷鋒活動月啟動儀式。
劉以榕教授《志愿行善 助人樂心》專題輔導講座
啟動儀式結束后,來自華僑大學的鄉賢劉以榕教授為全體志愿者們奉獻了精彩的《志愿行善?助人樂心》的專題輔導講座。他從志愿服務的核心意涵、價值追求、社會功能和個人成長四個方面入手,全面介紹了開展和參與志愿服務對社會、對他人、對自身的重要意義,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既有宏觀上的指導又有微觀上的要求,與現場志愿者們圍繞開展志愿服務工作進行了積極的互動。
8對志愿服務團隊和學校志愿者舉行現場共建對接儀式
志愿服務體現的是一種溫暖而積極的精神追求,是城市文明的形象代言。多年來,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號角的吹響下,志愿服務這項崇高的愛心事業在惠安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無數優秀的志愿者代表和感人的志愿服務事跡匯聚成文明的大潮在惠安大地上不斷涌動,全縣200多支志愿服務隊伍、24000多名志愿者通過他們的不懈努力,成為了惠安老百姓的知心朋友和弱勢群體的貼心家人。我們相信,志愿者的舞臺會讓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激情和力量。(惠安縣委文明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