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6 09:33:18 高榮芳 來源:東南網
殘障人士的“春天”

在辦公室通過電話上傳下達擔當政府與殘障人士的橋梁
東南網4月6日訊(石獅日報記者 高榮芳/文郭雅霞/圖)春光明媚的四月,石獅前廊村路邊的刺桐花肆意綻放,紅艷欲滴,該村今年62歲的老陳望著妻兒,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妻子已多年癱瘓在床,不認識家人,生活全靠老陳照顧;兒子患有先天性精神障礙,一直靠藥物維持正常生活;自己被醫院診斷為食道癌。生活的艱辛,已讓老陳忘記了笑,只有陳瑞玲的到來,他的臉上才會不自覺地展現笑容。
陳瑞玲,靈秀鎮一名殘疾人聯絡員,已10個年頭為殘障人士帶去一縷縷陽光,讓人陪感溫暖。據悉,目前石獅市殘障人士達13000多人,全市9個鎮辦共配備13位殘疾人聯絡員,陳瑞玲就是其中一位。這十年,她為靈秀鎮轄區殘障人士采集基礎信息,傳遞國家最新政策,確保精準扶貧,幫他們建立生活自信及做他們的貼心人。
4月1日,記者跟隨陳瑞玲入戶走訪老陳家。看到她,老陳發自內心地笑了?!靶£愓娴氖呛芎玫娜耍磕陙砦覀兗铱磶状?,我有什么事都打電話找她……”看到陳瑞玲,老陳打開了話匣子,把堆積了好久的心事全“倒出來”?!罢F在有新政策提供補貼,你們家符合申請條件,今天就把信息填好,我盡快幫你們申請。”聽完老陳訴說近況,陳瑞玲拿出一張《居家托養資助申請審批表》。與以往一樣,陳瑞玲拿出筆為他們填好,全程不需要詢問當事人,因為他們的身份證、手機號等所有信息,她一一記在腦海。
對每一戶對接家庭,陳瑞玲就像對待親人一樣,卻要比對親人付出更多的關心、時間和努力。離開老陳家,在前往塘園村李奶奶家的路上,小陳感慨,由于各方面原因,殘障人士在創業就業領域存在很大困難,但經過努力同樣可以實現人生價值,她聊起小菜(化名)。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小菜,陳瑞玲的對接對象之一,24歲時,被診斷因腦癱導致肢體二級殘廢,心里無法承受這個現實,從此沉默寡言,意志消沉,以至于不敢出門見人,只能用自卑的眼神透過門縫,悄悄觀察外面的世界。家人沒辦法,向陳瑞玲求助。通過談心、講述身邊勵志的例子,因材施“助”,推薦懂電腦的小菜到福建省殘疾人電腦技能培訓,經過培訓和小菜自己的努力,如今,學成歸來開辦了“金品”電腦維修及二手電腦買賣店。
聊著聊著,陳瑞玲來到70多歲的李奶奶家,李奶奶的兒子生活不能自理,兒媳智障只能做些簡單的家務,孫女今年11歲,三人全靠李奶奶一人照顧,經濟來源只能靠政府救濟。遇到類似對象,陳瑞玲每一次都必須將政府補助信息及時傳達到對象手里,因為如果沒有救濟金、補助金,一家人的生活將不可想象?!跋挛缥疫€要去看看上次為一位腿疾患者申請的輪椅使用得怎么樣?!标惾鹆嵴f。

入戶看看新到的輪椅是否好用

走訪慰問殘障人士家庭

檢查殘障人士用藥

和貧困殘障人士談心了解近況 |
其它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