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通訊員 林宇熙 高維)“謝謝鄉親們!沒有這筆錢,我就真的要放棄自己了……”近日,正在醫院化療的長樂市古槐鎮石門村村民陳某,等來了1萬元“救命錢”。陳某在今年初查出患了癌癥,早已花光積蓄的他,曾想到要放棄生命。
這1萬元,來自一筆原本用作大辦喪事的經費。4月底,石門村村民陳氏兄弟張羅著母親的喪事,按照舊習俗,他們打算在酒宴上發錢。經過村主任陳學鏗做思想工作,陳氏兄弟決定響應長樂市移風易俗的號召,把錢捐給了村里的慈善基金會。
紅白喜事越辦越儉,公益捐贈越來越多,長樂群眾與干部從沉重的陋習中解放,一股慈善“新風尚”正在吳航大地形成。
從去年9月至今年4月底,湖南鎮仙富村共辦紅白喜事31場,節省資金170多萬元,其中100萬元捐贈給村慈善基金會。
仙富村是長樂市開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一個縮影。今年1至4月,長樂市共操辦紅白喜事2629場次,節約資金約3525.52萬元,捐贈公益慈善金額約157.8萬元。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群眾對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滿意率達到99.72%,支持率為100%。
群眾滿意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文明新風實實在在地減輕了百姓負擔。過去,為了“撐排場”,一場紅白喜事下來,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上百萬元,一些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不得不背負債務,有苦難言。
“不發錢,怕沒了面子,在村里被說吝嗇,我一度想到了借錢辦喪禮。”72歲的江田鎮漳流村老黨員高再梅向村書記陳春明倒苦水。今年2月5日,高再梅原本準備為母親的喪禮辦60桌酒宴,還打算發錢。聽聞此事后,陳春明當即趕到他家做思想工作。
“那我給你一個擋箭牌吧!”陳春明告訴高再梅,全市都在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儉辦喪事,不但可以響應全市號召,更可以用老黨員的身份,做一個榜樣。于是,高再梅修改了計劃,縮減酒席桌數,并將計劃發放的10多萬元捐給教育基金會。“我和5個兄弟姐妹都覺得,這錢花得更有意義!”老高樂呵呵地說。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5-21廈門文藝志愿者進社區送演出 促進文藝文明共提升
- 2017-05-19思明區召開文明創建再提升工作點評會
- 2017-05-19思明區召開文明創建再提升工作點評會
- 2017-05-19漳平市啟動省級文明城市總評迎檢工作
- 2017-05-19漳平市啟動省級文明城市總評迎檢工作
- 2017-05-19尤溪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電子申報材料工作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