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來越多舊衣物回收箱出現在廈門各個小區內,但其身份和來源卻受到質疑。舊衣物回收箱的設置是企業行為還是政府行為?還有哪些途徑可以捐贈舊衣物?6月27日《海西晨報》)
其實,關于舊衣服回收箱的問題,還不止身份不明、來源不清這一項,還有此前媒體關注的舊衣服回收箱占道放置影響出行等。“不遵循秩序,何談公益?”曾引起大眾的爭議,也引起社會對公益守規的探討。由此來說,實施公益活動本是一件大得人心的好事,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如果不遵章守法,遵循秩序,就會讓“看上去很美”的公益變了質。
近年來,社會上各類公益活動較多,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很大的幫扶作用,公益也正成為人們身邊不可或缺的生活之一。但是,在隨著越來越普遍的公益活動之外,也有一些公益活動組織實施者,缺乏遵法守規意識,不注重操作程序和細節,管理不到位、不規范等現象,讓公益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而對于公益活動違法違規現象,監管也存在著滯后的客觀事實。因重實施結果、輕實施過程的監管觀念,加之形勢多樣的公益活動監管難等現實因素,讓很多公益違法違規現象處在監管漏洞地帶,被人們稱之為“偽慈善”和公益“任性”。
公益的標簽不屬于“任性”二字。《慈善法》對各種公益活動的組織實施等有了具體的規定。因此,無論是任何單位、群體和個人組織實施公益行為,都應該嚴格按照《慈善法》的規定,在遵守其他各項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開展,做到既有法所依,更不觸及道德底線。
所以,讓公益守規,需要從兩方面努力。首先,從監管層面來說,要注重對公益活動實施過程的監管。通過加強審批環節的管理、聯合相關部門進行流動性公益活動巡查等方式,對公益活動本身存在違法違規的行為進行勸導教育和依法整治規范。其次,公益活動組織實施的單位、群體和個人,要提高遵法守規意識,在開展公益活動時,做到遵法守規實施。
一句話,公益行為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而實施操作也需要遵規守法的去做好,只有讓組織者遵法守規實施、主管部門進行精準監管和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做到愛心“三期疊加”,才能讓公益更加溫暖,走的更加穩健。(泉州市委文明辦 胡勇俊)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6-29晉安區以和諧親子關系為抓手 助推文明家庭建設
- 2017-06-29泰寧縣加強鄉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督查指導
- 2017-06-29“樹文明新風,迎金磚賓客”武夷山啟動平安志愿者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