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26日訊(通訊員 姚德純 梁偉生)近年來,永春縣東平鎮以美麗鄉村“民魂”建設為契機,豐富家文化內涵,通過多種形式,弘揚慈善、孝道等優秀傳統文化,倡導尊老愛幼、移風易俗,轉變群眾觀念,營造了修身齊家、治學處事的家風氛圍。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婦愛,和鄰睦族,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奮發進取,德藝雙馨。”該鎮在東山村仙峰顏氏禮房宗祠內布置了顏氏家風家訓館,懸掛古今顏氏名人治家格言,以及當代顏氏后人故事,豐富完善顏氏文化,弘揚先祖“復圣”顏回尊師重教、行仁尚義的傳統美德。
“顏氏家風家訓館的建立,村里熱心人顏建華出了很大的力?!睎|平鎮宣委王寶琴介紹,顏建華在村里從事蘆柑生產、銷售十幾年,在事業發展壯大的同時,熱心村里公益事業,十幾年來,每年幫助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50多人,這些村民人均增加收入1萬多元。他對村里面的老人也很關心,近三年來,每年都給顏氏80周歲及以上老人每人發放慰問金500元。
行走在東平鎮太平街舊街,一座坊高8.5米,寬3米,花崗巖構造,設三間五樓的“世德流光”石坊赫然在列,該石坊是明朝為旌表太仆寺卿李開芳、太常寺卿李開藻一家祖孫三代“為官方正,買粟賑災、修橋造路、筑陂灌溉、興辦學堂”的功績而敕建的,李氏后人常常經過于此,耳聞目染,向善之風漸成。“李氏一門,賢俊輩出,仁孝可風,才情出眾,不愧‘世德流光’之譽。‘世德流光’石坊歷400余年仍保存相當完整,這激勵著李氏后輩仁孝輩出?!睎|平鎮宣委王寶琴說。
太山村6組村民李志平的老母親81歲高齡,常年患病,腿腳酸痛難以行走。李志平兄弟姐妹共4人,但李志平夫婦從來不計個人得失,將其母奉養于家中,常年侍奉左右,喂食喂藥,洗衣換衣,照顧周全。他的孝道之心,家喻戶曉。1組村民李培治,今年64歲。家中的老母親今年86歲,李培治夫妻常年為其請茶送藥,洗衣做飯。母親臥榻不能行走,李培治就經常陪在母親身邊,與母親聊天解悶,母子情深,其樂融融,感動鄰里街坊。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9-26建甌市領導到全國文明村吳大元村開展工作指導
- 2017-09-26政協連城縣委員會助力創建文明縣城
- 2017-09-26將樂縣舉辦“喜迎十九大,爭創文明城”中秋主題活動
- 2017-09-26將樂縣舉辦“喜迎十九大,爭創文明城”中秋主題活動
- 2017-09-26將樂縣舉辦“喜迎十九大,爭創文明城”中秋主題活動
- 2017-09-26文明的力量丨在大氣磅礴中感受首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