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回娘家”祭典(資料圖片)
東南網10月12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歐碧仙)探訪媽祖故里,不得不提到一個影響廣泛、沿襲千年的民間信俗活動——“媽祖回娘家”。
“媽祖回娘家”,是海內外各媽祖宮廟護送本宮媽祖神像到莆田朝圣、進香的一種民間媽祖信俗活動。每年農歷三月,賢良港天后祖祠都會迎來世界各地媽祖宮廟“回娘家”的熱潮。今年農歷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當天,300多家海內外媽祖宮廟齊“回娘家”,上萬名信眾與媽祖“娘家人”一起組成盛大的民俗文藝踩街活動隊伍,匯聚成一道民俗文化景觀。
2007年9月,“媽祖回娘家”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賢良港天后祖祠董事會董事長林自弟是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林自弟介紹說,原汁原味的“媽祖回娘家”傳統,要遵循“膜拜神祇必溯源圣宗”之古制,先到賢良港天后祖祠朝拜媽祖父母和列祖列宗,住上一晚,第二天再往湄洲媽祖廟請香;完成“請火”儀式后,又回賢良港巡游、駐蹕。作為媽祖“娘家人”的賢良港宗親要備好“五味”“十盤全”等供品接駕,喜迎媽祖“回家”,并備好“媽祖家宴”,熱情款待護送媽祖“回娘家”的信眾。天后祖祠不僅要設駐駕宴,還要嚴格按照道壇科儀,舉辦隆重肅穆的祭拜典禮,農歷三月廿三這天,活動達到高潮,各地宮廟的媽祖像會一同供奉在“神臺”上接受信眾祭拜。其間,還會有莆仙戲等各種文藝演出。臨別之際,賢良港鄉親贈送花生、谷種等禮品給各媽祖宮廟,表達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的美好祝愿。
“那些日子,整個賢良港熱鬧非凡,五湖四海的媽祖信眾聚集在一起,就像自家人在一起過春節、鬧元宵一樣。”林自弟笑著說。
以往各地媽祖宮廟“回娘家”是單向、零散性的行為。2005年媽祖誕辰日前,各地15家媽祖宮廟協商改變這種零散“回娘家”的形式,由賢良港天后祖祠迎接各宮廟在既定時間統一“回娘家”。2008年,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組織27個國家和地區的媽祖宮廟回莆田朝圣、進香,規模宏大,人數眾多,開創了“媽祖回娘家”活動的新紀元。到了今年,海內外300多家媽祖宮廟一起“回娘家”,再次創造了新紀錄。
近年來,媽祖“娘家”的概念外延從原先專指賢良港天后祖祠,擴大為包括湄洲島在內的莆田地域。“所以,我們更要做好‘媽祖回娘家’非遺傳承人的培養,讓這個沿襲千年的信俗一直成為聯結廣大信眾情誼的堅實紐帶。”林自弟說,目前,在“媽祖回娘家”項目上,賢良港共有8位省、市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賢良港天后祖祠也正擬將“媽祖回娘家”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這個沿襲千年、溝通民心的特色信俗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