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泰珪后:千年古村的“生態 ”發展之路
長泰縣巖溪鎮珪后村美麗整潔。
東南網11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凱瑛 蔡明蘭 本報全媒體記者 蘇益純/文 白志強/圖)一個小村莊,竟然走上了北京大講臺。今年國慶節前夕,長泰縣巖溪鎮珪后村黨總支書記葉高發,到北京參加中聯部舉辦的“生態 ”發展模式研討會,在會上與中外各界人士分享了珪后村變美的民生小故事,引起關注。
從2012年當選村支書開始,葉高發就帶領珪后村,逐步探索出一條“生態 ”的發展之路。珪后村還相繼獲得了多項榮譽:“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環境整治示范村”“全國文明村”“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福建省‘五古豐登’示范點”“省級旅游特色村”……珪后村的“美麗名片”越發響亮。
環境大整治 養豬村忙轉產
炒的菜蒼蠅先“品嘗”,喝的水有豬尿味,一下雨到處污水橫流……2012年珪后村還是養豬大村,那時剛當選村支書的葉高發十分煩惱。
葉高發立即帶領村干部推行生豬養殖整治工作,引導村民轉產就業。“農民不養豬,一樣能致富!”曾經的養豬大戶葉建福說。2013年之前,葉建福養豬的年收入有4萬多元。在村干部的動員下,第二年,他便轉行種了25畝茭白,平均年收入達7萬元。三年多來,全村共拆除豬舍12萬平方米,消減生豬6萬多頭,全村400多戶養豬戶紛紛從事蔬菜種植、淡水養殖等無污染產業。
與此同時,村里還成立了村級保潔員隊伍。村民們也養成了“垃圾不落地”的衛生好習慣。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