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國文明網公布《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石獅市光榮上榜。17日上午9時30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親切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
“氣流動而成風”,精神文明建設關鍵在于“成風化人”。在石獅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耀之后,回顧六年創城路,石獅人越發感到:文明力量,成風化人,如同春雨,潤物無聲。文明城市創建,不僅城市環境好了,人心也美了。若你用心去尋找、用心去比較,便會發現身邊悄然發生了太多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呈現在具體事物中,還發生在人們心里。
這里,有兩個事例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10月20日17點13分45秒左右,一部5路公交車途經鴛鴦池大門紅綠燈口時,車輛準備右拐進振興路,有一位老人顫巍巍地走到斑馬線中間。公交司機宋健利停車讓行,沒想到,老人走了幾步之后,給他敬禮致意。車載監控錄像記錄下了這一過程。這段視頻經媒體報道后被不少網友轉發,短短十幾秒鐘,滿滿的正能量,司機和老人的舉動被贊“可敬可愛”。
另一個事例發生在2006年,它是一組數字:“一個路口12小時1439輛車闖紅燈。”路口是學府路桿頭村路口,當年8月1日,該路口“電子警察”闖紅燈抓拍系統首日上崗調試,12小時內抓拍到闖紅燈的車輛照片居然有1439張之多。而今,這樣的現象已成為歷史,由“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交通文明早已內化于心中,成為石獅廣大車主心中的“紅綠燈”。11月20日,筆者再次走訪這一路口發現,盡管因道路改造監控抓拍系統未啟用,但半小時內未發生一起闖紅燈現象。
上述事例只是石獅文明城市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六年來,石獅精神文明建設如春風化雨,將文明的種子深深植入百姓心中,也讓大家切身感受到更多“獲得感”,不僅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也為石獅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看出行。自2013年起,石獅連續五年舉辦全年無交通違法車輛(車主)表彰獎勵活動,2013年舉辦第一屆活動時,符合條件的車輛僅有3349輛,至2017年增加至17106輛,比增411%,石獅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識日益增強。
看治安。2016年,全市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17.9%,現案破案率(48.21%)創歷史新高,嚴重暴力案件、“盜搶騙”案件大幅下降。今年1至4月,全市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28.4%,現案破案率同比上升2.7%。石獅發案數逐年大幅下降,治安秩序持續向好。
看衛生。在倡導“垃圾不落地”文明新風行動中,石獅各行各業及廣大市民紛紛響應,全面落實“門前三包”,大到建筑垃圾,小到車載垃圾,都有了去處。不僅管好自己的手,還倡導“彎腰精神”,撿起一片紙屑、凈化一片心靈。在酷暑時節、在三伏天里,微信朋友圈里總有這樣的倡議——不亂扔垃圾,讓環衛工少彎一次腰。
看氛圍。“講文明樹新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公益廣告的刊載宣傳,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以德育人”之成效。現如今,這樣的公益廣告在石獅隨處可見,車載廣告、LED廣告、樓宇梯視、建筑圍擋、報刊雜志等,都在傳播著文明正能量,不僅裝點街頭扮靚城市,更讓人們在耳濡目染之下側面達成對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維護、為引領社會風尚服務。
……
在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的新起點上,石獅干群一道,心往一處聚、力向一處使,繪就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同心圓”,釋放推動城市發展進步的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石獅市文明辦林恩炳)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