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線前禮讓行人”這條文明交通語,今年以來成為社會關注的熱詞。與此同時,隨著各地加大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此不同聲音也響起。“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被處罰,紅綠燈路口的行人亂闖紅燈阻礙機動車通行怎么辦?還有就是路口人特別多,特別是高峰期,機動車一直禮讓下去形成機動車大面積交通擁堵又該怎么辦?”不少機動車司機表達出這樣的困惑。(11月19日 《法制日報》)
斑馬線前,機動車司機禮讓行人,是法定要求,也是文明駕駛的體現。不過,一味地讓機動車司機禮讓下去,也會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一些司機所困惑的,“紅綠燈路口的行人亂闖紅燈阻礙機動車通行怎么辦?還有就是路口人特別多,特別是高峰期,機動車一直禮讓下去形成機動車大面積交通擁堵又該怎么辦?”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現實狀況。
毋庸置疑,斑馬線就是生命線,一旦發生事故就是非死即傷。因此,保障斑馬線的通行安全,對司機而言,禮讓行人是法定之責。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因此,司機禮讓是安全斑馬線的基石。
于行人而言也應講理,闖紅燈、在斑馬線上肆意通過,或者邊走邊停,再或者看手機不看道路,不僅會給自身帶來危險,也可能造成道路擁堵。所以,行人過馬路同樣需要增強安全意識和法紀意識,不僅要按“燈”通行,在過馬路時,也需要注意觀察車輛,別一味地只等車輛讓自己,而自己也應該懂得禮讓機動車,這樣才會讓安全多些保障。
事實上,斑馬線不光是“生命線”,更是“法紀線”和“文明線”。誠如有專家所言,“路權是相互的,機動車和行人要相互尊重。”這也就意味著,在斑馬線上須“法定模式”與“禮讓模式”同步開啟。在斑馬線上,行人和機動車司機均不能濫用法律賦予的權利,更不能一味地踐踏文明底線,人人皆如此,道路的通暢、安全、有序才能實現。
總之,安全出行、安全歸來人人向往,更是家庭的期盼。在車來車往的旅途中,突發狀況不斷,一些交通安全事故瞬間而發,防不勝防,甚至會釀成生命無法挽回的悲劇。慘痛的教訓無一不警示后來者,安全出行環境,尤其是在斑馬線前須堅守“司機有禮,行人講理”原則,才是對自己及他人乃至社會的負責。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