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廉潔文化進校園、中醫(yī)藥文化進校園……各種文化紛紛挺進校園。但是,學校課程表容量有限,孩子們在校學習時間有限,那么多內容的文化進校園如何落實?如何讓這些優(yōu)秀文化真正入腦入心,而不是一陣風似的停留在口號上、標語上或應付上級檢查上?(11月28日《澎湃新聞》)
這么多的文化涌進校園,如何開展教育,如何落實,確保教育效果,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但是面對這個問題,卻不能過度擔憂,還是應該依靠智慧來破解,因此,落實文化進校園需要一點教育智慧。
首先,文化包含很多方面,有傳統(tǒng)美德、優(yōu)秀文化、民族禮儀、廉潔文化等等,這些文化對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價值引導和文明修養(yǎng),對傳承優(yōu)秀文化、弘揚社會道德和傳播中華文明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文化進校園有著十分顯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也是我國大力倡導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主要原因。
但是,文化進校園卻不能“喧賓奪主”,一方面不能影響正常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教學進程和秩序,另一方面不能流于形式,如何兼顧平衡,成為很多老師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抓住技巧,拿出智慧,進行破解。
首先,文化雖然涉及面廣,包含很多內容,但是卻不是無章可循,很多時候,文化教育是很有規(guī)律的,只要能夠抓住這些規(guī)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比如傳統(tǒng)文化中包含著很多內容,有思想道德教育,有文明禮儀教育,有廉潔品質教育等等,這些教育內容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可以說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將這些思想道德層面的內容歸結起來,捆綁教育,無疑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植入廉潔教育,在文明教育中加入禮儀教育,在品質教育中結合傳統(tǒng)美德教育等,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給學生全面的文化熏陶。
再者,文化雖然包羅萬象,但是有些知識并不需要深度掌握,比如一些法制教育,往往只需要淺嘗輒止,只需要簡單的介紹和引導即可,只需要讓學生明白法制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敬畏法制,遵守法規(guī)的意識就行,至于法制的深厚內容,相關的法規(guī)條文,則無需進行深度的教育和講解。這些知識在教學中往往只需要“一筆帶過”,讓學生了解這些概念就行,不需要設置專門的課程去學習和研究,這就可以減輕教學負擔。
文化進校園可以面面俱到,但是卻不用面面深入,有些教育點到即可,有些教育適可而止,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分清楚輕重緩急,抓住問題的關鍵,將文化教育進行分門別類哪些屬于必須學習和長期培養(yǎng)的,哪些需要短期教育的,哪些則是可以一語帶過的,根據(jù)這些分類,制定出科學的教學安排,統(tǒng)籌兼顧,這樣就不會自亂陣腳,措手不及了。(泉州市委文明辦 劉劍飛)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2-01站在新起點,文明新跨越
- 2017-12-01小空間展示大文明: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談“廁所革命”
- 2017-11-30寧德市召開省級文明城市迎評工作推進會
- 2017-11-30豐澤區(qū)文明辦獲“傳家訓、立家規(guī)、揚家風”微視頻評選一等獎
- 2017-11-30涵江區(qū)召開省級文明城區(qū)迎評沖刺會
- 2017-11-30文明才是讓不讓座的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