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其藏書量超過了全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的總和。10年來,這所超大“圖書館”把“分館”開到了中國60多萬個村莊,讓6億多農民告別了看書難、看報難的困境,被農民譽為“家門口的圖書館”“致富好幫手”“孩子們的精神樂園”……它就是農家書屋。(12月7日《人民日報》)
無論是在湖南省花垣縣長樂鄉米迫村“農家書屋”里,孩子們從閱讀中汲取了成長的力量,還在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鐵布肯烏散鄉巴音溫都爾村的“農家書屋”里,村民們從免費贈閱的圖書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自覺為爭創全國文明村努力、再努力,從祖國的南疆到北疆,從中華大地的東海之濱,到青藏高遠,10年來,60多萬家農家書屋共向農村配送圖書10億多冊,讓“農家書屋”,不僅成為了農民最愛的地方,更成為了文明發散的“星火地”。
“農家書屋”是鄉風美起來的星星之火。在農家書屋工程實施前,全國除極少數有條件的農村家庭有讀書看報的習慣外,大部分農民群眾談不上有文化生活和閱讀習慣。10年來,在書屋的陪伴下,很多農民漸漸熏染書香,培養起讀書看報的習慣,改變了平時打牌、搞封建迷信等壞陋習,這些書屋,猶如燈塔,照亮了農村的文化生活;又如精神的火炬,點燃了農民們閱讀的熱情。
發揮好農家書屋的作用,可以給農村孩子帶來福音。以湖南長樂鄉米迫村“農家書屋”為例,一個農民作家主動要求把農家書屋建在他家里。經過一些少兒出版社的捐助,現在這個書屋已成為藏書豐富的少兒圖書館,鄉里很多孩子放學后去那里看書、寫作業。農村的未來在農民子女的身上。從這個意義上說,農家書屋對農村少年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書屋的時候,孩子們放了學就和小伙伴出去玩或者看電視,許多地方的農家書屋把留守兒童組織起來,由專人輔導功課或閱讀,成為孩子們課余或假期的新樂園。
要真將“農家書屋”建成鄉風文明的“星火地”,只有讓書屋離群眾近些、再近些。而這個“近”,就如一次靜悄悄的鄉村文明革命,必須在新一輪提檔升級上不斷努力,各地只有逐步把農家書屋調整到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使用者集中的地方,把農家書屋從不方便群眾閱讀的樓上挪下來。如新農村小區、校園周邊、農民文化樂園、村便民服務大廳、鄉郵代辦點、文化熱心大戶等村民集聚的綜合場所。這樣,“農家書屋”這項文化惠民工程,才能繼續為鄉村文明創造更大財富,讓廣大農民在書香的陪伴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福州文明辦 陳瑾瑜)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2-11馬尾移風易俗刮起文明新風:紅白喜事“瘦”下來 公益事業“壯”起來
- 2017-12-08用鄉土文化厚培文明鄉風
- 2017-12-08“強制讓座”讓文明變了味
- 2017-12-08順昌鄭坊鎮積極開展創文明縣城宣傳活動
- 2017-12-08大田縣戮力同心全力推進山區縣文明創建常態化
- 2017-12-08大田縣戮力同心全力推進山區縣文明創建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