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8日訊? “鮮花盛開,寬敞明亮,空氣清新,整潔靚麗……”走進這樣的廁所如廁,真是別有一番享受。舒心方便,這是倉山區“公廁革命”帶給市民的親身體驗,也令不少外來人贊嘆不已。 “小廁所,折射大文明。”公廁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之一。今年以來,倉山區在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的進程中,從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公廁服務品質等方面著手,大搞一場“公廁革命”,讓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享受舒適的“如廁”體驗,儼然成為市民的休憩驛站。 今年年初,倉山區將提升公廁服務能力納入2017年度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由區環衛處負責推進公廁建設及提升改造工作。新建20座移動公廁,對拓福、先鋒、麥園路、躍進、長安及洪光6座老舊公廁進行全面提升。截至目前,除濂水路公廁計劃于12月下旬安裝到位,其他公廁均以建設改造到位。 為打破公廁老舊、破損、臟臭的印象,倉山區大力推進公廁提升改造工作,體貼群眾的如廁感受。一是內外墻重新貼磚,著力改觀公廁內外“顏值”;二是增加人性化設計,通過設置適合輪椅通行的緩沖坡道,加裝殘疾人扶手,無障礙專用坐便器,配備嬰兒護理平臺,致力于解決市民的多方面便利“小”需求;三是設施設備便利、現代化,從嬰兒護理平臺、洗手臺,均配設現代化設施設備。 把城市精細化管理理念引入公廁管理當中,全面推行市場化運作和 “公廁長”管理制度,提升公廁保潔質量及精細化服務水平。2017年6月1日起,將移交環衛管理的公廁服務納入市場化范圍,交由保潔公司介入開展精細化管理及服務作業。同時,全面推行“公廁長”管理制度,落實“一廁一長”,每座公廁均配有2名保潔員,實行2班制,延長公廁服務時間(5:30至24:00),并提供紙巾、洗手液、綠植等人性化服務。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問題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系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倉山區將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致力于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倉山區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