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湖北省圖書館評估現場獲悉,全省各地公共圖書館新館建設進入新一輪高潮,全省計劃補助建設資金2.5億元,已有41個市、縣圖書館立項新擴建,占公共圖書館機構數的38%,規劃建設面積37.44萬平方米。(12月14日《湖北日報》)
所謂公共圖書館,就是指專門為社會公眾提供閱讀的服務場所。應該說,近年來,在全社會大力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大背景之下,各地公共圖書館發展非常迅速、掀起了一股圖書館(圖書閱覽室)建設的熱潮,許多地方的鄉鎮農村也都建起了圖書館或農家書屋。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極少數地方的公共圖書館建起來之后,并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公共性作用、在大多數時間是“大門緊鎖”。因此,掀起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高潮只是推動全民閱讀的第一步,關鍵是要進一步擴大公共圖書館的開放力度。也就是說,圖書館要“建起來”,更要“走出去”。
要“走出去”,就是要加大圖書館的開放力度。當前,在國家有關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動下,不少鄉鎮農村的圖書館不僅建起來了,而且館藏圖書也比較充足、各項服務設施也相繼配齊。但是,極少數地方的圖書館(農家書屋)大多數情況下是大門緊閉,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對外開放。由此可見,僅僅是掀起圖書館的建設熱潮還不夠,公共圖書館不僅要建起來,而且還要加大開放力度。要制定和公開對外開放和圖書借閱制度,確保圖書館的開放程序科學合理、開放時間充足;要配備專門人員做好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不斷提高圖書館的借閱服務質量、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應有作用。
要“走出去”,就是創新圖書館走出去的方式。此前,不少地方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比較傳統單一——也就是由閱讀者主動到圖書館來閱讀,然后再由圖書館根據個人需求提供相對應的服務。顯然,這種“老一套”的方式已無法跟上社會快速發展的腳步,更無法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那么,面對這種現狀,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服務方式如果還是一成不變,就算是圖書館建得再多、再怎么加大開放力度,也發揮不了其“公共性”作用。那么,這就要求我們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創新圖書館走出去的方式。要利用好互聯網平臺,積極推動電子出版物對外借閱服務;要積極組織開展全民閱讀、讀書比賽等各種活動,引導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喜愛閱讀;要多開展送圖書下鄉活動,讓圖書館“走出去”“活起來”,讓更多的群眾能夠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圖書館既要“建起來”,更要“走出去”。只有建起來、走出去,才能夠讓圖書館“活起來”、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性作用,推動全民閱讀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