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管理 夯實新成果
“文明城市創建之后,垃圾清理了,水溝不臭了,雜草沒有了,車位也劃了,大家有序停車,環境整個好起來了。”說起小區的變化,在新羅區東城街道平寨社區東苑小區上班的市民陳先生興奮不已,還熱情地領著記者在小區里轉了一圈。
“花圃里草跟花都無法區分,墻面上亂張貼很嚴重,建筑垃圾亂丟,還有居民在小區里種菜。”回憶起東苑小區此前的狀況,平寨社區黨委書記林英婷用“無從下手”來形容。在沒有整治之前,東苑小區是該社區12個無物業小區中環境最差的。怎么辦?2017年6月起,在職黨員、社區干部等多次前往該小區進行環境整治,并協助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
“業主委員會成立之后,小區聘請了保潔員,墻面上的亂張貼現象半年沒有反彈,隨時過來都很干凈。”林英婷說,該社區其余11個無物業小區均成立了相應的業主委員會。
為了全力推進物業缺失小區規范化管理,切實提升住宅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意見》提出要加快無物業小區治理,分期分批解決中心城區無物業小區管理問題,以推進住宅小區常態長效管理。今年1月16日,龍巖市還召開了中心城區物業缺失小區規范管理工作推進會,并出臺了《龍巖市中心城區物業缺失小區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下一步,龍巖市將對全市中心城區325個公建房物業缺失小區進行分類規范化管理,有望在今年7月前完成這些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及物業公司進駐(或采取其他市場化方式實施物業管理)。
龍巖市還將全面實施城市網格化管理,通過制定《龍巖中心城區網格化管理方案》,實現城市管理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完善智能交通指揮平臺和交通秩序管理機制,強化交通秩序管理,整治水污染、大氣污染、噪音污染等,提升城市環境管理水平,并全面推行城市信息化管理。
常態督導 鞏固新成效
2016年10月,龍巖市創新工作方法,在各市直單位中抽調精干力量,以街道為單位成立了7個創城督導組。在督導過程中,創城督導組敢挑“刺頭”敢啃硬骨頭,通過全方位、常態化、全天候督導,積極破解創城難題,鞏固了創城實效,受到各方點贊。
新羅區中城街道解放北路龍馬新村、工業路油嘴油泵廠等小區臟亂差現象嚴重,中城街道一些商販隨意擺攤,多次整治多次反彈……傅從亮是第五創城督導組的組長,自督導組成立之后,他和他的組員就成為了中城街道的常客,他們不僅要發現問題,還要力促問題得以解決。“自督導組成立以來,我們共向龍巖市創城辦和有關部門反映創城督查存在的問題743件,其中90%得到了解決。”傅從亮說。
截至目前,龍巖市創城辦根據督導組反饋的問題共下發29個《督查整改通知》,涉及問題5326項(含共性同類問題)。龍巖市委文明辦副主任林樹遙表示,當下雖然龍巖市已經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但是督導組的工作卻始終沒有止步。
“龍騰路西湖園公交車站后面人行通道的設施遭毀壞”“犀牛路共享單車停放影響工人及機械作業”……與創城督導組一樣工作不停歇的,還有“龍巖市創城工作交流群”。這個群除了督導組成員,還有有關部門的領導干部、普通市民以及媒體工作者等,他們隨時可以將自己發現的問題反饋到群中,讓相關單位去協調解決。
《意見》提出要保持現有市、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架構,由市、區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城市文明建設機構主要領導,保持市、區領導掛鉤街道做法,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實行常態化運作,并要求市、區文明辦要常態化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行業、道德模范等各類文明創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