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度燃放煙花爆竹、不借機賭博、不請客攀比鋪張……連日來,記者采訪發現,在全國文明城市——龍巖,移風易俗文明過節漸漸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向善、節約、文明的氛圍愈加濃厚。
喜事新辦引領新風尚 過個文明年
“沒有轟鳴的鞭炮煙花,但有誠摯的祝福祝愿;沒有奢侈的婚宴酒席,但有紛呈的文化盛宴。”6日,武平桃溪鎮“走進新時代弘揚新風尚”文藝匯演暨首屆移風易俗集體婚禮在該鎮新礤廣場拉開序幕。
“反對高價彩禮,倡導婚育新風”主題小品《彩禮錢》、新人宣誓、送祝福對聯、放飛希望的氣球……精彩紛呈的節目接連呈現并引發共鳴,活動掀起陣陣高潮。
婚禮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舉辦集體婚禮,主要目的在于推進婚俗改革、提倡婚事新辦、弘揚文明新風。”桃溪鎮黨委書記林忠興告訴記者,希望廣大鄉親都能積極行動起來,持續轉變婚俗觀念、改革陳舊婚俗,引領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社會新風尚。綠茶為媒,桃溪作證。在廣大村民的見證下和祝福聲中,5對新人締結良緣,一股新風從小山村里蕩漾開來。
把視線轉移至百公里外的連城縣林坊鎮。在這里,一場革除宴席鋪張浪費陋習的變革正在有序推進中。去年以來,全鎮鎮村干部鄭重簽下“喜事新辦、文明宴請”承諾書。與此同時,該鎮向全鎮發放倡議書,號召群眾抵制大操大辦,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傳播者和自覺踐行者。
近半年來,這一承諾正被慢慢踐行著。去年下半年,李豐村委會主任李國輝喬遷新居,鎮里正好發出“喜事新辦、文明宴請”移風易俗新風尚的倡議,當時請柬已經發出一部分。作為村主干的李國輝帶頭響應取消宴請,并用一張張倡議書換回送出去的請柬。借著喜事新辦倡議,該村的五戶村民喬遷也紛紛取消宴請。“喜帖請柬時時有,隨喜禮金年年增,人情消費已成為群眾的沉重負擔。倡議發出后,贏得了群眾的積極響應。”林坊鎮紀委書記李潔如是說。
如今,在龍巖,文明宴請也漸成風尚。為進一步營造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龍巖市制定的《龍巖市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要求革除宴席鋪張浪費陋習,倡議減名堂、減范圍、減盤數和減錢數。
新年將至,喜事連連,“面子”二字是人們最抹不開的,過年為“講排場”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勞心勞力。不少市民認為,這樣的陋習應當得到革除,以新形象迎接一個文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