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網絡制作傳播涉兒童“邪典”視頻相關情況,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24日通報,已緊急部署約談相關互聯(lián)網企業(yè)要求深入開展清查,同時追根溯源嚴查制作傳播源頭。(新華社)
根據媒體的報道,“兒童邪典片”以卡通片、兒童劇、木偶劇、動漫為包裝,對艾莎公主、米老鼠、蜘蛛俠、小豬佩奇等卡通形象進行二次加工,其中充斥著大量血腥、暴力、恐怖、色情等內容。如此看來,“兒童邪典片”是地地道道的精神鴉片,如果任其在網絡傳播,不僅會毒害廣大青少年,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同時也違背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危害了健康的網絡生態(tài)。因此,開展清查“邪典視頻”行動,勢在必行。
嚴打“兒童邪典片”要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兒童邪典片”起源于國外,這些視頻往往會打著“親子”“認字”“早教”的名義,而實際上卻傳播著裸露、暴力、涉黃等諸多兒童不宜的內容。然而,讓人感到十分驚訝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國內的多家知名視頻網站均能檢索出與這些內容相似的動畫片或真人視頻,甚至還出現了國內公司自制的“兒童邪典片”,這暴露出國內一些互聯(lián)網視頻經營單位在經營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因此,清查“邪典視頻”行動必須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既要追查出誰是制作者、傳播者,也要深究視頻網站的責任,因為正是由于一些視頻網站在日常管理上的疏漏,才給“兒童邪典片”通過互聯(lián)網傳播提供了機會。
邪典電影原本只是一個小眾的電影類別,因為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富有爭議性,這類電影一般不太被人關注。但是,當邪典電影假借兒童喜愛的動畫形象軀殼大肆宣揚色情暴力內容時,對這樣的“兒童邪典片”,我們實在沒有理由掉以輕心,因為對還沒有正確認識世界和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而言,觀看“兒童邪典片”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相關部門對“兒童邪典片”及時出手亮出利劍,也彰顯出監(jiān)管部門的責任和擔當。但筆者覺得,在嚴打“兒童邪典片”的同時,我們還需大力培育健康的網絡視頻市場,為孩子們多奉獻經典之作。
近些年來,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包括影視劇在內的視頻產業(yè)發(fā)展迅速,視頻用戶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青少年用戶。然而現實的問題在于,我國目前網絡視頻在內容生產上還沒能跟上用戶發(fā)展的速度,適合青少年的優(yōu)質網絡視頻作品少之又少。因此,在加強對視頻網站嚴格監(jiān)管,加強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的基礎之上,還應該加快適合青少年口味的優(yōu)質健康視頻的生產步伐,加大內容生產力度,多出經典之作,更好地滿足青少年的成長需求,不讓“兒童邪典片”以及其他不健康網絡視頻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