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風景線
首個地鐵志愿服務驛站授牌
3月5日上午7點18分,從廈門北站方向開來的第一班地鐵停靠中山公園站。市民王宏宇跟在人群的最后下車,和往常一樣披上紅馬甲,開啟了自己的志愿服務時間。5日,廈門市“3·5”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暨第四個市民文明行為示范月啟動儀式在中山公園舉行。各區志愿聯盟及全市多家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來到現場,集中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活動由市委文明辦、市國資委、廈門日報社主辦,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思明區文明辦、海西晨報社承辦。
這是廈門市“3·5”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首次與市民文明行為示范月攜手,旨在進一步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市民文明行為養成常態化,在全社會營造向上向善、文明有序的良好風尚。活動以“雷鋒在鷺島,文明一起行”為主題,倡導文明出行、共筑地鐵文明將成為今年我市文明創建工作的亮點。
作為交通出行系統里的全新一環,廈門地鐵早在開通運行之初就植入文明基因、形成移動風景,來自各行業的志愿者第一時間為市民游客送上安全防范檢查、文明乘車宣傳、站臺引導幫助等地鐵服務。人群中跳躍的志愿紅一如地鐵飛馳所需的一顆顆螺絲釘,擰緊了這座城市文明創建的發條。5日啟動儀式現場,首個地鐵志愿服務驛站鎮海路站以及首批廈門地鐵文明示范站鎮海路站、烏石浦站、集美學村站接受授牌。據悉,地鐵文明建設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聯合沿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等,組建地鐵文明聯盟,為更多志愿者提供在地鐵服務的機會,也讓地鐵文明更加深入人心。
爭當新時代排頭兵
以法治涵養文明的廈門藍本
志愿者的奉獻讓市民溫暖,城市的文明創建成果讓百姓受益,而廈門人也在用點滴行動反哺著文明廈門。文明與市民的距離,除了爭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更簡單的方式是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帶著小孩一上車就有人給讓座,這是我在廈門旅行的第四天,類似的事情幾乎每天都遇到,我跟孩子說讓他以后來廈門讀書,廈門人素質高,城市太文明了。”湖北游客廖琪路過昨日活動現場,她用“文明”概括了自己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在廈門,不僅地鐵文明越來越深入人心,文明開車、文明乘車、文明走路等行為早已織就了我市的文明出行系統。此次活動月期間也將從深化“禮讓斑馬線”“有序乘車,文明排隊”“共享單車,文明騎行”等方面,引導市民文明出行,共建共享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切實增強幸福感和獲得感。去年,作為全國首部對社會文明建設和管理進行法律規范的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定》正式出臺,更是從法律角度明確對文明出行等多個層面的公民日常行為做出規定,形成了以法治涵養文明的廈門藍本。
56年前,22歲的雷鋒燃盡青春,但他留下的無私奉獻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廈門,向雷鋒學習的行動一直在進行,既有隨處可見的志愿活動,也有潤物無聲的公益廣告。市鳥白鷺近年來在漫畫家筆下化身文明使者,出現在諸多公共場所。啟動儀式現場,一組新鮮出爐“文明小白鷺”地鐵系列漫畫以及“文明小白鷺”主題車廂展板揭開面紗,今后這批漫畫將以公益廣告的形式在地鐵里為市民游客送上生動有趣的乘車指南,獨一無二的“文明小白鷺”主題車廂也將在今年和大家見面。
“雷鋒在鷺島,文明一起行”。廈門將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再出發,共同參與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爭當新時代文明創建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