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河南洛陽召開。與會代表實地觀摩了洛陽市欒川縣兩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走進欒川縣第四實驗小學,歡動的氣氛撲面而來。孩子們“各顯神通”:有的在操場上表演舞獅;有的在陶藝室制作陶藝作品;還有的在老師的帶領下,正耍著傳統雜技“抖空竹”……
一座四層的少年宮里,有手工制作室、陶藝室、尤克里里室、實驗室等20多個功能室。這里是農村孩子成長的樂園,為鄉村教育打開了一扇新窗。在全國,這樣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僅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設的就有16536所。
自2011年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該項目建設以來,鄉村學校少年宮從無到有,從點到面,覆蓋面越來越廣,形成了規模優勢、品牌優勢,豐富了各地農村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點綴了孩子們的多彩童年。
讓農村孩子的童年同樣精彩
很長一段時間,農村孩子,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課外活動少得可憐。看書,也僅限于課本。學樂器、舞蹈,似乎與他們無緣。自從有了鄉村學校少年宮,孩子們的世界被瞬間點亮,多彩的童年就在眼前。
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是重要的民心工程、育人工程。自2011年實施以來得到全國各地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無論是項目覆蓋、活動內容設置,還是師資培育、制度管理,都在不斷推進和創新,使得鄉村學校少年宮日漸成為農村育人新陣地、孩子成長新樂園。
2017年,河南省在以前“五進”(即道德實踐、文藝支教、科學體驗、心理輔導、親情服務進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基礎上,開展了“七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增加戲曲藝術、中華武術)。其中,戲曲進校園“雙百雙千”活動,邀請多位河南本土戲曲專家走進校園,為孩子們送上了豐富的文化大餐。對已建成的省級項目和地市自建項目,河南省每年遴選50個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師生認可且有較強示范推廣作用的案例,對其所在學校獎補3萬元。
要讓農村孩子,特別是貧困地區孩子的童年跟城里孩子的童年一樣精彩。奔著這個目標,國家級貧困縣所在的22個省區市共計將91.55%的中央項目指標用于貧困地區建設,國貧縣鄉鎮中央項目覆蓋率達56.47%。一些省市提出,今年年底,將實現國貧縣鄉鎮全覆蓋,2020年以前實現貧困縣鄉鎮全覆蓋。
有過硬的師資隊伍,才能用好用活每一個少年宮
多年前,記者赴貴州、四川等地采訪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時,有不少校長曾面對功能和設施齊全的少年宮“望樓興嘆”。少年宮輔導員隊伍缺乏,是當時一個共性的問題。經過幾年的探索,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解決。
湖南長沙統籌安排志愿者隊伍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解決師資難題。經過一年多的運作,涌現出“五色花瓣”“郭貝貝”等一大批深受農村孩子喜愛的文化志愿服務團隊。他們活躍在廣袤農村,成為農村孩子文化傳承的良師、陪伴成長的益友。
為提升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水平,中國文聯去年創新開展了鄉村學校少年宮藝術教師培訓試點項目,在河南、云南的5個縣進行了試點,共培訓藝術教師3805人次,基本實現了對試點縣鄉村學校少年宮專兼職藝術教師培訓全覆蓋。
規范管理,讓少年宮煥發更大活力
管好用好少年宮,制度建設尤為重要。過去的一年,各地積極研發使用全國鄉村學校少年宮管理系統,切實加強項目動態管理,項目運轉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
吉林省先后制定了《鄉村學校少年宮考核評估標準》等十多個專項文件,促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實現了精細管理、動態管理。每年舉辦鄉村學校少年宮新建項目校長培訓班,從項目實施之初就夯實各項基礎。
當好管理員,福建重點打造了三個網絡平臺:一是“我行·我秀”項目交流平臺,展示各地開辦的30多個活動項目風采,供基層相互學習借鑒。二是“公共文化服務校園行”對接平臺。鄉村學校少年宮上網自主選擇服務項目并生成預約清單,集中進校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三是“數字少年宮”體驗平臺,鄉村學生可以在此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記者 龔亮 崔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