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整治“創新”上下功夫。根據地理、民俗、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做到干凈整潔有序。堅持先易后難、先點后面,合理安排整治任務和建設時序。統籌兼顧農村田園風貌保護和環境整治,強化地域文化、民族元素,慎砍樹、禁挖山、少拆房,保護鄉情美景、留住鄉愁記憶。通過試點示范引領,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點面結合帶動整體提升。就農村而言要積極支持農戶改廁、改圈,大力推廣沼氣的使用,加大對建設沼氣池和改廁、改圈的資金扶持。新農村集居點,必須統一規劃房屋、衛生廁所、豬圈、牛欄、禽舍、沼氣池、垃圾箱及垃圾填埋場的建設,以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狀況,切實達到村容整潔的目標要求。組建生態綜合執法局、生態偵查大隊、生態檢察室、生態審判庭“四支隊伍”,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污染物防治、節能降耗、造林綠化、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五大工程”。打造集監控、管理、預警為一體的“智慧環?!毕到y,努力把大田建設成為生態空間合理、產業綠色低碳、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優良、群眾滿意認可的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突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優、新”產品,推進“一村一品”的生態農業;利用農村森林景觀、田園風光、山水資源和鄉村文化,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業,努力做到“鎮鎮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全面推進生態景觀林帶、鄉村美化綠化等林業重點生態建設項目,實施公園進村,重點抓好村內道路、公共場所、農戶庭院綠化,建設一處綠色景觀點,栽植一條綠化帶,實現“村莊園林化、道路林蔭化”的目標。推進鄉村旅游休閑計劃,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整合沿線景區景點、自然景觀、生態資源、農家樂等資源,構建集體育、休閑、旅游于一體,具有大田地方特色的綠色休閑帶。(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