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節活動現場有精彩的文藝歌舞
文明風8月23日訊(通訊員 張毅捷)“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在福州人眼里這一天也是福州人的“鄰里節”,七夕這天每家都會煮或炒蠶豆,并贈送給鄰里和好友,寓意“分豆結緣”。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文明新風,進一步營造互助互愛、文明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晉安區在8月13——23日全區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實踐活動。
一、倡導鄰里和睦 共譜和諧樂章
為弘揚鄰里互助、和睦相處的中華傳統美德,8月16日,由福州市晉安區文明委主辦的2018年晉安區“我們的節日·鄰里節”主場活動在環南公園內舉行。活動在記錄短片《鄰里一家親》中拉開序幕,短片選取了轄區里的義務理發師黃海明、圖書管理員林欽、家電維修魏各恒等6位好鄰里、身邊好人的事跡,充分展現了鄰里互助、其樂融融的社區文化和居民群眾精神風貌。舞臺上,有精彩的文藝歌舞、泡泡秀展示和魔術表演,有倡導鄰里和睦、社區團結的家風家訓朗誦,還有由國內頂尖技術團隊提供VR體驗互動,為居民群眾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舞臺下,有剪紙、糖畫、編中國結、畫彩蛋等傳統技藝展示和小游戲環節,促進居民的參與互動,進一步增進了鄰里情誼。
8月16日環北社區組織黨員志愿者、社區居民開展"分豆結緣 民俗過七夕"活動一起歡度“七夕·鄰里節”活動。社區的老黨員和志愿者們就著蠶豆、花生,共敘鄰里親情,商討社區事務,現場一派和睦融洽的氛圍,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融洽了鄰里關系。
8月17日洋四社區聯合福建省標準化研究院組織開展社區“鄰里節”活動,大家廢物利用,制作了精美的手工和小盆栽,社區志愿者和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而又難忘的下午。
8月22至23日壽山鄉長基村“幸福苑”禮堂中鄰里鄉親齊聚一堂,晉安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戲曲表演走進美麗鄉村。晉安區閩劇演員們演出了傳統劇目《太平縣令》、《包公闖宮》等,還用三句半、宣傳片等村民喜聞樂見、淺顯易懂的方式宣傳移風易俗、掃黑除惡,倡導鄰里和睦,鄉風文明。
七夕活動:溫馨七夕 童繪暖心 情滿東浦
二、傳承七夕民俗 共品經典文化
8月15日王莊街道五里亭社區工會聯合區總工會、區科協、中國銀行晉安支行會等共建單位開展了“七夕時分,讀書余香”主題讀書會。讀書會上,大家分享了散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漁家傲·七夕》、《一代人》等經典名篇,現場氣氛十分活躍。精彩的演講和詩歌朗誦博得聽眾陣陣掌聲,為浪漫的七夕增添了一份讀書的溫馨和收獲。
8月16日下午,東浦社區邀請小朋友們參加“溫馨七夕 童繪暖心 情滿東浦”主題活動。活動現場大家以七夕為主題自由作畫,一小時后一幅幅精美的畫作就呈現在大家眼前,工作人員現場評選出優秀作品,并給予獎勵。此次活動旨在引導未成年人了解傳統文化,豐富假期生活。
8月17日上午,象園街道樂園社區結合開展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建設,樂園社區聯合福州市博物館開展“針巧豆香七夕伴”七夕鄰里節活動,活動主要內容分為七夕民俗文化講座 、七夕主題詩朗誦、七夕文化習俗體驗等四大板塊。漢服天下的志愿者們與觀眾開展“莫離引線——巧手串茉莉花”、“七巧同心——七巧板拼圖”、“巧思錦盒——記憶大比拼”等傳統文化體驗互動。通過此次活動,充分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
七夕活動:錦繡社區金婚的爺爺為奶奶獻上鮮花
三、相約浪漫佳節 共度濃情時光
2018年8月10日上午茶園街道電建社區黨總支、居委會聯合茶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電建社區綜合文化中心組織開展“浪漫七夕 相約剪紙”活動。此次活動特地邀請平均年齡在65周歲左右在轄內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夫妻。賽中,大家一手拿著剪刀,一手拿著紙,個個神情專注,宛如一個個剪紙藝術家。三十分鐘不到,一張張彩紙在他們的手中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圖形。比賽結束后授課老師現場評出一、二、三等獎。此次剪紙活動不但傳承了傳統文化,還凸顯家庭幸福等文化內涵。
8月17日新店鎮象峰社區活動中心開展主題為“琴瑟相合,歲月靜好,幸福象峰”七夕活動,邀請了7對不同婚姻階段代表的夫婦參與此次活動,展示老人們多年來相知相愛、相扶相攜、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愛之歷程,引導年輕人學習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不離不棄,與人為善的高尚情操。
8月17日新店鎮錦繡社區為金婚的爺爺奶奶們準備茶話會?;顒又?,志愿者讓爺爺為奶奶獻上鮮花,表示對愛人的祝福。爺爺奶奶們講述美麗的相識,回憶照片,一起切蛋糕,吃蠶豆,并向新人們傳授婚姻經營之道。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2018晉安區“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實踐活動,以倡導鄰里和睦弘揚社會新風為主題,把傳承和弘揚閩都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貫穿活動的全過程,引導人們追求愛情美滿、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晉安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