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五中老師解讀廉政文化進校園知識
文明風9月11日訊(通訊員 高巖)文化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優秀傳統文化要做到以文化人,首先要進行文化傳承,在文化傳承中給人滋養。近年來,大田縣堅持以人為本,把青少年思想德育建設作為文明縣城創建的重點工作來抓,全力打造“五進”校園文化,通過教學課程、社會實踐、道德講堂,校園長廊、主題講座、節日詩會、親子閱讀、經典誦讀等形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以靈活多變、喜聞樂見的方式滲透到教學教育中,讓孩子們在文化傳承中健康成長。
紅色文化進校園:一是列入考評內容。把紅色文化列入文明校園重要考評項目之一,有機融入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中,全縣各校園普遍設立了“紅色文化”專題展室,利用櫥窗、走廊、校園板報等多渠道傳播紅色文化。二是開展主題班會,全縣各校利用主題班會開展黨的基礎知識進校園、紅詩紅歌進校園、紅色故事進校園、英雄人物進校園等活動。圍繞“追憶紅色經典,傳承革命傳統”開展了主題班會活動,增強了紅色思想活動的主導力。寓紅色文化教育于形式多樣的活動之中。三是組織參觀學習。全縣各校經常組織學生到博物館、紀念館、黨史展覽館。目前,全縣擁有18個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5個被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利用寒暑假期間有序組織學生大田縣“第二集美學村”、上京鎮梅林三田文化廣場、武陵鄉閩中會址,建設鎮光裕堂,蘇維埃政府,屏山鄉無名紅軍墓等愛國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寓教于樂,開展紅色之旅,走進紅土地,沿著先烈足跡,探索先輩歷程,感悟輝煌人生,感受紅色力量。通過紅色文化進校園,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有效樹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當地紅色文化特質更加凸顯,融入孩子們血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