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12日訊(通訊員 林敏 張瑞勇)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推進會精神,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志愿服務事業深入發展,根據省、市、縣文明委志愿服務工作部署,云霄縣彩虹公益聯合會、云霄縣七彩虹志愿隊、縣教育局組織開展“助力新云霄 建功新時代”志愿服務行動,進一步拓展志愿服務的深度廣度,推進志愿服務提質擴面,以培育一批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扶持一批優質志愿服務項目,實現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專業化、品牌化為活動目標,打造云霄志愿服務工作的響亮品牌。“助力新云霄 建功新時代”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參加志愿者已累計561人次,志愿服務時長4200多小時。2018年9月,省委文明辦公布了福建省首批百家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名單,云霄縣七彩虹志愿服務隊榜上有名。
一、加強宣傳,推動彩虹團隊志愿文化特色化
七彩虹志愿隊加強價值引領為出發點,通過組織化規范、社區化扎根、信息化管理,深入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積極培育社區志愿文化氛圍,注重教育引導、文化熏陶、輿論宣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著力培育志愿服務意識,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形成有利于弘揚志愿精神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
積極運用媒體、公益廣告、活動、文藝等多種宣傳模式,展開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培育志愿服務文化,弘揚時代新風,使志愿服務成為云霄人民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近三個月,有60多篇報道在各級網站刊登。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運行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粉絲量大增。《福建日報》、《閩南日報》、《海峽導報》、漳州文明網、新浪、搜狐、中國社區網、省文明風、海峽網、中國安全生產網、福建法制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云霄縣七彩虹志愿服務隊開展的公益志愿活動。
二、著力推動活動項目化,項目品牌化
七彩虹志愿隊按照“網格服務精細化、日常服務品牌化、志愿服務常態化”管理模式,整合轄區單位和社會資源,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成果共有,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務活動,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志愿服務工作更加精細化、接地氣,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之路。通過抓隊伍,實現志愿組織“擴容增量”;抓制度,實現志愿服務“有章可循”;抓陣地,實現服務領域“廣度延伸”;抓培訓,實現志愿培訓“全員覆蓋”;抓活動,實現志愿服務“提質增效”。
2018年4月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北京召開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推進會。會上公布了2017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云霄縣童心彩虹橋關愛孤兒守望成長項目榮獲“最佳志愿服務項目”。該項目由七彩虹志愿服務總隊、教育系統志愿隊等團隊長期執行。
2018年8月14日,漳州市文明辦副主任、市志愿者協會會長畢新新帶領調研組赴云霄七彩虹志愿總隊調研指導志愿服務工作。市志愿者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孔洪江,云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江麗芳等陪同調研。畢新新一行實地調研了云霄縣彩虹公益聯合會、云霄七彩虹志愿服務總隊的內部治理、隊伍建設、經費來源、活動開展情況,認真聽取志愿團隊負責人匯報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詳細詢問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與志愿團隊負責人、志愿者們進行了深入交談。
8月28日,第五屆“創青春”福建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漳州賽區)暨“瀧澄杯”首屆龍海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舉辦。云霄七彩虹創業團隊選送的“彩虹E家”公益超市O2O項目獲得公益組三等獎。該項目引入“互聯網+”創新運營機制,搭建物資流轉和資源對接公益平臺,通過“實體店+互聯網”形式,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公益商店,自主開發網超購物APP 平臺等方式,將企業及公眾捐贈的閑置物資拿到網上義賣或進行公益換購,所得善款除去運營成本,全部用于公益慈善事業。項目具有低保救助、災害救濟、志愿服務、應急救援、慈善扶貧等體系功能,是對傳統慈善超市的轉型升級。通過打造“一站式百姓生活服務平臺”,探索“互聯網+慈善”新模式,建立起一個人人參與的“微公益”平臺,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真正實現“匯聚點滴愛心,實現人人公益”。走出一條“政府救助與社會慈善相結合、線上義賣與線下捐贈相融合、傳統救助與互聯網相疊加”的新路子,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