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12日訊(通訊員 林敏 張瑞勇)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推進會精神,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志愿服務事業深入發展,根據省、市、縣文明委志愿服務工作部署,云霄縣彩虹公益聯合會、云霄縣七彩虹志愿隊、縣教育局組織開展“助力新云霄 建功新時代”志愿服務行動,進一步拓展志愿服務的深度廣度,推進志愿服務提質擴面,以培育一批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扶持一批優質志愿服務項目,實現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專業化、品牌化為活動目標,打造云霄志愿服務工作的響亮品牌?!爸π略葡?建功新時代”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參加志愿者已累計561人次,志愿服務時長4200多小時。2018年9月,省委文明辦公布了福建省首批百家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名單,云霄縣七彩虹志愿服務隊榜上有名。
一、加強宣傳,推動彩虹團隊志愿文化特色化
七彩虹志愿隊加強價值引領為出發點,通過組織化規范、社區化扎根、信息化管理,深入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積極培育社區志愿文化氛圍,注重教育引導、文化熏陶、輿論宣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著力培育志愿服務意識,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形成有利于弘揚志愿精神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
積極運用媒體、公益廣告、活動、文藝等多種宣傳模式,展開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培育志愿服務文化,弘揚時代新風,使志愿服務成為云霄人民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近三個月,有60多篇報道在各級網站刊登。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運行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粉絲量大增。《福建日報》、《閩南日報》、《海峽導報》、漳州文明網、新浪、搜狐、中國社區網、省文明風、海峽網、中國安全生產網、福建法制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云霄縣七彩虹志愿服務隊開展的公益志愿活動。
二、著力推動活動項目化,項目品牌化
七彩虹志愿隊按照“網格服務精細化、日常服務品牌化、志愿服務常態化”管理模式,整合轄區單位和社會資源,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成果共有,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務活動,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志愿服務工作更加精細化、接地氣,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之路。通過抓隊伍,實現志愿組織“擴容增量”;抓制度,實現志愿服務“有章可循”;抓陣地,實現服務領域“廣度延伸”;抓培訓,實現志愿培訓“全員覆蓋”;抓活動,實現志愿服務“提質增效”。
2018年4月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北京召開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推進會。會上公布了2017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云霄縣童心彩虹橋關愛孤兒守望成長項目榮獲“最佳志愿服務項目”。該項目由七彩虹志愿服務總隊、教育系統志愿隊等團隊長期執行。
2018年8月14日,漳州市文明辦副主任、市志愿者協會會長畢新新帶領調研組赴云霄七彩虹志愿總隊調研指導志愿服務工作。市志愿者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孔洪江,云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江麗芳等陪同調研。畢新新一行實地調研了云霄縣彩虹公益聯合會、云霄七彩虹志愿服務總隊的內部治理、隊伍建設、經費來源、活動開展情況,認真聽取志愿團隊負責人匯報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詳細詢問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與志愿團隊負責人、志愿者們進行了深入交談。
8月28日,第五屆“創青春”福建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漳州賽區)暨“瀧澄杯”首屆龍海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舉辦。云霄七彩虹創業團隊選送的“彩虹E家”公益超市O2O項目獲得公益組三等獎。該項目引入“互聯網+”創新運營機制,搭建物資流轉和資源對接公益平臺,通過“實體店+互聯網”形式,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公益商店,自主開發網超購物APP 平臺等方式,將企業及公眾捐贈的閑置物資拿到網上義賣或進行公益換購,所得善款除去運營成本,全部用于公益慈善事業。項目具有低保救助、災害救濟、志愿服務、應急救援、慈善扶貧等體系功能,是對傳統慈善超市的轉型升級。通過打造“一站式百姓生活服務平臺”,探索“互聯網+慈善”新模式,建立起一個人人參與的“微公益”平臺,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真正實現“匯聚點滴愛心,實現人人公益”。走出一條“政府救助與社會慈善相結合、線上義賣與線下捐贈相融合、傳統救助與互聯網相疊加”的新路子,助力脫貧攻堅。
三、完善工作制度,規范工作運行
制定形成領導體制、決策機制和議事規則,建立和完善理事會、隊委會、會長辦公會、秘書長辦公會、部門工作例會、專題研討會等各項會議制度,明確人事、行政、財務等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報告程序。嚴格內部管理,大力倡導節儉之風,強化財務制度硬約束。加強工作隊伍建設,確保各項任務完成。加強能力建設,提升工作水平,爭創市級以上先進集體榮譽。為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提供辦理志愿服務證明、星級認證申請等的一站式服務,打造成文明窗口。依托彩虹公益平臺和七彩虹志愿服務站,搭建“聯合會統籌、中心孵化培訓、站點呈現”的三級架構,推行“身邊的志愿微公益”服務模式,培育彩虹應急救援分隊、生態文明分隊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務隊,實現了聯動共建、共建共享。2018年10月彩虹公益擬成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急培訓中心和戶外拓展基地,提升志愿服務水平。目前彩虹公益已建立應急救援隊一支,隊員100名,編寫培訓課件216套。整合力量,深化學雷鋒志愿服務體制機制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志愿服務條例》,推動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多方參與、各展所長的生動局面。
四、開展“助力新云霄 建功新時代”志愿服務主題活動
一是開展助力“幸福云霄”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組織七彩虹志愿隊深入開展“鄰里守望?情暖云霄”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以空巢老人、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作為服務重點,以家政服務、文體科教、醫療衛生、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環境保護、文明禮儀、家園清潔等為主要服務內容,以社區、鄉村、景區、公共場所、交通站點、福利院、志愿服務驛站等為主要服務場所,圍繞群眾的需求,精心組織各類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
各校以“3?8”國際婦女節、“3?12”植樹節以及“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為契機,積極組織“感恩教育”“植綠護綠”“安全小衛士”等系列活動,將雷鋒精神深入傳遞到師生學習生活中,滲入到家庭社會中,樹立從身邊小事、生活瑣事做起的良好意識。開展一次城鄉互動。圍繞農村留守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生活問題,開展捐贈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關愛活動。利用周末在縣城組織少先隊員、愛心志愿者和愛心家庭,邀請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走進縣城,開展城市體驗活動,讓特殊兒童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二是開展助力“愛心云霄”幫扶脫貧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彩虹E家”公益超市O2O項目和農旅結合項目。以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重點圍繞基層鄉鎮、鄉村學校、建卡貧困戶等開展助力精準脫貧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發動社會愛心組織和愛心人士,圍繞扶貧村低保戶、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失獨家庭等困難群體,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開展結對幫扶、愛心捐助、心理撫慰、親情陪護等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條件。
三是開展助力“平安云霄”應急救援志愿服務活動。針對社會公共安全領域,組織專業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參加治安巡查、禁賭禁毒和防范違法犯罪等工作,完善群防群治網絡。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農村普及安全用火、用電、用氣、用油等消防安全常識,宣傳燃放煙花爆竹的有關規定,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應急救援志愿者普及防災避險、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應急處置知識,提高居民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建立彩虹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分隊,提升全社會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的防范意識與救援能力。
2018年5月至12月,云霄縣七彩虹志愿總隊將聯合教育、紅十字會、安監、工會、婦聯等部門,走進學校和社區,在全縣舉辦50場主題為“護航花季?安全童享”的兒童生命安全教育公益講座,為孩子們和家庭送平安、送健康,送知識,預計受益師生群眾近萬人。組織應急救護培訓師和志愿者走進幼兒園、社區、學校等各年齡段兒童以及青少年主要活動場所,對家長、幼兒教師及保育員開展異物梗阻、溺水、燒燙傷、跌傷、出血等內容為主的兒童應急救護與心肺復蘇實踐培訓,在了解安全隱患、意外傷害的同時,掌握相關的急救知識與操作技能,能在第一時間開展自救互救、挽救生命。
通過集中培訓、案例分析、實地會診、安全演練、樹立樣本等系列活動模式開展兒童安全教育。以巡回、流動的方式到各學校(幼兒園)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普及安全防護知識。內容涉及應急救護、防震、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信息安全、戶外安全、防災減災、心理援助、防意外傷害、防溺水、防拐騙等。在設置安全教育課程和內容時,根據不同區域、不用年齡段的學生特點有所側重。同時組織開展“小手牽大手”“我給爸爸媽媽講安全”“我把安全帶回家”“親子安全體驗”“隨手拍關注兒童安全”等活動。暑期通過三下鄉、安全夏令營和訓練營等形式。通過實施生命安全教育項目,從安全防范意識最薄弱、安全防范技能最缺乏的青少年人群入手,積極幫助青少年學生把安全防范意識和自防自護技能養成行為習慣,由被動的“等著被保護”轉變為“我會自防自護”,努力讓安全防護技能成為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護身符”、“保護傘”,有效探索出一條開展青少年安全教育的新路子。通過項目帶動,進而發揮“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提升全民安全素質”的良好作用。
5月18日晚上,云霄縣七彩虹志愿服務總隊應邀在東廈鎮浯田幼兒園舉辦了一場以“愛的守護”為主題的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知識公益講座,200余名幼兒家長和教師聆聽講座。
6月29日,云霄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舉辦安全生產業務培訓班。區屬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區引資的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員,轄區“飛地企業”的安全生產員、各村書記、村主任等100多人參加培訓和考試。省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師、縣安全生產專家、七彩虹志愿隊負責人就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區屬各部門如何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安全生產監管、企業如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重大危險源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重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
2018年6月開始,云霄縣安監、教育等部門聯合縣彩虹公益聯合會、縣七彩虹志愿總隊在全縣范圍內全面開展“送安全培訓進企業”活動。主要針對企業不同層面的人員,重點針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班組長及一線人員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和安全常識開展培訓。
新學年,云霄率先把生命安全教育、應急救護技能培訓納入新生軍訓科目。8月18日,云霄四中組織該校七年級和高一年新生共500名接受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學生防災減災的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h教育局、縣紅十字會派出應急救護培訓師擔任培訓教官,縣七彩虹志愿服務總隊派出12名應急志愿者協助教學。
為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支持度,營造全民參與氛圍。9月2日,縣掃黑辦、縣政法委、縣教育局組織七彩虹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掃黑除惡走訪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彩虹志愿者們在人民公園、社區人流密集場所、大街小巷、沿街商鋪,向居民群眾廣泛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并動員群眾積極提供線索,現場向群眾發放《云霄縣委、縣政府致全縣人民群眾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一封信》等宣傳品4000多份,并為部分老人和孩子贈送了小禮品。
四是開展助力“正氣云霄”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活動。以“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突出破除婚喪喜慶中比闊斗富、奢侈浪費等陋習,強化樹立文明新風,以“家+文化”“身邊故事,共同銘記”活動為抓手,組織科普志愿者廣泛宣傳科普知識,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公益宣傳活動。深入農村、社區開展“公共生活好言行”主題實踐活動,引導人們樹立簡節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是開展助力“文明云霄”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圍繞交通治堵、市容管理、園林綠化等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維護市容秩序、愛河護河、愛綠護綠等專項志愿服務活動。在人流量較為集中的交通路口、廣場車站、大型商超、醫院、政務大廳等重點公共場所,針對亂貼亂畫、亂停亂放、踩踏花草、亂丟垃圾、隨地吐痰、亂穿馬路、不自覺排隊、損壞公物、亂講臟話等不文明行為常態化開展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活動。針對節假日期間景區景點人流密集、管理難度大的現象,組織志愿者為游客提供信息咨詢、便民利民、緊急救助等志愿服務。
六是開展助力“清新云霄”生態環保志愿服務活動。成立彩虹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分隊,以社區環保公益文化宣傳為先導,積極探索“行動+宣導”“政府部門+公益組織”“志愿者+居民”等多種組合模式,開展“垃圾干濕分類資源化”“關愛水資源 保護水環境”“綠色出行暢通行”“海洋、海灘保護”等與衣食住行相關、人人可參與的志愿服務項目。聚合各級政府部門、社區、企業、學校、媒體等各方力量,努力擴大環保志愿服務的公眾認知度與社會影響力。
七是開展助力“文化云霄”文藝惠民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彩虹志愿者為9月10日全縣2018年教師節慶祝大會和文藝匯演、9月21日全縣教育系統健身操展演等活動提供賽會志愿服務。文化志愿者參與各級公共圖書館、鄉村學校少年宮服務,參加群眾文化活動、文藝技能培訓,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參加志愿講解員、開展文物知識普及活動,協助做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技術支持、政策宣傳、資源整理等工作,促進共建共享,活躍城鄉基層文化生活。針對鄉村學校少年宮師資、農村學生、留守兒童等服務群體,開展助力“圓夢工程”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志愿服務活動。
八是開展助力“魅力云霄”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活動。在紅樹林保護區等地,建立志愿驛站,組織志愿者在節假日期間,開展文明旅游“進廣場”“進社區”“進景區”“進校園”等活動,組織志愿者與市民交流互動,向社會公眾發放文明旅游倡議書、宣傳資料,宣傳文明旅游知識,提供信息咨詢、緊急救助等志愿服務,推動文明旅游風尚在學校、家庭、社區和全社會廣泛傳播,使文明旅游成為終身習慣。加強公共場所志愿服務驛站(站點)“八有”(有定時開放、有定人管理、有場所、有標識、有隊伍、有檔案、有制度、每季度至少有開展1次活動)建設,推動志愿服務驛站(站點)運行常態化。(漳州文明網、七彩虹志愿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