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16日訊(通訊員 趙炎紅)2017年以來,石井鎮圍繞深化全民閱讀、打造“書香石井”,在全鎮各地培育建成4個“百姓書房”,包括院前芯書屋、鼓山書院、溪東書屋,以及建設中的蘇內好讀書公益圖書室。“全民閱讀”之風迅速吹遍石井鎮,方興未艾,石井鎮通過媒體宣傳“全民閱讀”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書屋建設的路上走出了石井“百姓書房”獨特的“四種模式”。
一、建設模式:政府主導+村居支持
今年2月份成立的院前“芯書屋”,便是由石井鎮政府和“泉州芯谷”南安園區主導,在鎮村兩級的支持下,15名院前村熱心青年籌集20多萬元資金建設的。
“鼓山書院”的建立,則是在古山村委會和老人會的支持下,由古山村旅港鄉賢提供300多平方米的場所,并先后投入100多萬元用于裝修和采購書屋用品以及書籍等。
而后成立的溪東五娘書屋則是由溪東村委會兩位女村委和三位婦女村民,共同捐出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發起籌建,各方社會熱心人士、單位紛紛響應,累計捐贈了價值10萬多元的書籍,并由溪東村委會提供場地而成立。
正當閱讀的書香之風在石井鎮悄然吹起的時候,蘇內村內的熱心人士也難耐“躁動”之心,主動聯系南安“好讀書”公益圖書室的發起人,尋求他們幫助在蘇內創建“好讀書”公益圖書室。在鎮村兩級的積極倡導下,短短兩周內熱心的村民自發在創建微信群里捐獻資金達40多萬元,目前書屋已經裝修完畢,即將投入運營。
二、管理模式:志愿者+新媒體
石井鎮“百姓書房”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公益性。為了解決公益性質的書房無人管理的問題,石井首家百姓書房經過一番努力,探索出了最合適的管理模式,由志愿者為管理的主要力量,并借助新媒體平臺強化宣傳,吸引愛心人士參與,不斷擴大影響。
院前芯書屋成立了一支15人左右的志愿隊,老年人是這支志愿隊的主要成員。同時設立2名隊長,隊長負責安排人員和通知活動。
溪東五娘書屋共有15名志愿者自發加入書屋的管理工作,五位發起人以及志愿者們輪流值班,保證了書屋的正常營運。其中志愿者年齡最小的才僅9歲,最大的不過40歲。
鼓山書院設立了由4名村委以及村民組成的秘書組,由秘書組成員聯系對書院工作熱心的村民以及初中、高中、大學的學生利用假期時間,也加入了鼓山書院的志愿者工作。總計20名的志愿者們在書院開放時間輪流值班,引導讀者登記來訪記錄,維持秩序、整理書籍、打掃衛生,并在書院開展活動時進行幫忙協助。同時,鼓山書院首當其沖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平臺,內容主要是介紹書院、發布通知、介紹活動,有利于人們了解書院的最新動態,不斷擴大書院的知名度。在志愿者+新媒體的運營模式下,石井鎮“百姓書房”積極調動人們的參與感,打造全民閱讀的良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