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 塘東家風入千家
金井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家規家訓文化底蘊深厚。在金井鎮轄區的許多閩南古厝、番仔樓大門兩旁的《詩文堵》上都刻著家訓,用以訓導后輩、啟迪來者。其中,塘東村的家風文化可以說是金井鎮的典型之一。
“為國為家,效忠盡力,子承父業,世代相繼”是塘東人世代相傳的祖訓。祖祖輩輩在此生活的塘東人克己、寬厚、包容、和諧相處,那些待人、治家的家風家訓隨處可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塘東人,使得這樣的優秀文化融入鄉村傳統文化,并牢牢地根植在村民心中。
在塘東,說起著名旅菲華僑蔡本油,無人不曉。蔡本油早年家境貧困,20世紀初,40歲的他因生活所迫到菲律賓謀生。從當店員開始,蔡本油以他的聰明忍讓、勤奮拼搏,在短短20年間發展“錦”字號的商行、公司10多家,躋身菲律賓華僑富豪之列,成為菲律賓的“糖王”。
蔡本油致富后不忘支持家鄉教育和公益事業,在家鄉建造了兩座樓房,一座是西式番仔樓,一座是中式三開間雙層樓,取名“油香閣”,這兩處建筑如今由其后輩居住。埕堵刻著兩則格言“:留福與子孫,未必盡黃金白鐲;種心為產業,由來皆美宅良田”“,古今來有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稱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教人以讀書明理、行善積德為根本,是蔡本油留給后代的家訓。他告誡子孫,要“種心”,不要窮奢極欲,一味只為自己的享受;要多讀些書,明白做人的道理,多積德,多為社會做貢獻。
塘東村的古民居眾多,行走在村里的古厝間,可以感受這里充滿歷史底蘊的家風家訓,仿佛置身于上一輩人辛勤創業的時光里,先人留給后世子孫的精神財富,成為激勵他們一步步向前的堅實動力。
標桿引領 圍頭文明新風評選熱
家庭好家風中興旺,鄉村好鄉風中發展。近年來,圍頭村也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開展了星級衛生紅旗戶、好媳婦好奶奶評選、村規民約修訂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培育良好家風,形成“家家有家訓、戶戶好家風”的良好氛圍,以標桿引領來助推鄉村文明蔚然成風,為美麗鎮村建設添姿添彩。
在晉江圍頭村的文明新風評選中,特別值得一提的便是至今已經堅持了 8 年的“星級衛生紅旗戶”評比。據介紹,這項從 2010 年開始的活動主要是為了營造整潔、文明、舒適、健康的村莊景區環境,讓全村村民一起參與到建設文明鄉村的活動中。8年來,活動得到了全村村民的積極支持,村民文明素質也得到了大大提升。(晉江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