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召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命名表彰暨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員大會?
二、三明創建文明城市在新時代實現圓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三明通過堅持不懈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于2015年2月28日獲得了“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終于圓了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的夢想。2017年11月14日,三明市被確認繼續保持“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的“二連冠”。
“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一項至高榮譽。“文明城市”是一個動態的發展概念,由最早的“精神文明”方面的“文明城市”,發展到現在意義上的“文明城市”。早在20世紀三明率先探索、提出和起步、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時,“文明城市”主要指“精神文明”方面的文明城市,三明市獲得的福建省“文明城市”稱號也主要是以精神文明的指標來測評的文明城市。隨著社會各界對“文明”概念認識的深化、豐富和發展,“文明”概念的內涵逐漸豐富,不僅包括了精神文明,而且包括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中央文明辦2005年開始表彰的“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就是以多項“文明”的內涵來理解“文明城市”的,因而其測評體系要求要測評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內容,包括了多項文明的內涵,因而“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中國大陸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的最高榮譽稱號,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稱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三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經驗值得總結。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大陸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三明地處福建省的中西北部,與福建的沿海城市相比,在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因而三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福建沿海城市相比不僅不占優勢,而且還處于劣勢,而三明能夠堅持不懈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并實現了圓夢,這樣的成功確實來之不易。能否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主要是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來評定,該體系包括了“基本指標”和“特色指標”兩大部分,其中基本指標滿分100分,特色指標滿分20分。三明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要求,以全國文明城市的標準引領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從自身實際出發,打造了“滿意在三明”、“共建聯創”、“好人建設”等創建品牌,使創建工作有載體,有平臺;努力開發和利用自身的文化等方面的資源,注重以文化人和育人,不斷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三明的這些創建經驗確實值得系統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