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連江”的金字招牌
活動現場,黃紹俊宣讀2018年全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最美”先進典型名單。其中連江縣1名最美志愿者、1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1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榜上有名。他們分別是“黃岐四海志愿服務隊”理事長林金松、“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項目、連江縣百人愛心助孤團。
這些獲得表彰的先進典型中,有長年如一日,不懼風險清理海漂垃圾,“愛管閑事”的樸實村民;有平均年齡超過60歲卻依然風里來雨里去,走遍全縣22個鄉鎮村居,獻演近百場,受眾近10萬人次的最老志愿服務者;還有心系弱勢群體秉承著“連江無孤兒”的宏愿,三百人齊助孤的志愿服務新品牌。這些來自連江的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匯聚在一起,用他們的行動、用他們的追求、用他們的熱情,筑就了“情暖連江,文明同行”的金字招牌。
志愿服務:推動助老扶幼常態化
1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一百多余名志愿者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在現場以掛條幅、設展臺、放展板、發傳單等形式,有的宣傳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知識,有的開展為民服務政策講解,推出健康醫療義診,義剪等便民服務。村民群眾紛紛參與體驗大家提供的志愿服務。“文藝輕騎兵”志愿者還精心準備了一系列精彩文藝節目,使觀眾在享受精美文藝大餐的同時,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根植于心,進一步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文明風尚。雖然天氣寒冷,但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處處洋溢著志愿者們熱情的微笑和村民們滿意的笑容。
黨員志愿者點亮“微心愿”
用你我的力量,完成別人的小心愿,聽起來就覺得很暖心。今天,這批“熱心人”又開始為中麻村的十余戶困難居民的“微心愿”而忙活起來。除了為他們送出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志愿者們更是詳細了解困難戶情況,引導他們根據自身需求,提出微心愿。
把文明志愿服務,融入到生活中、日常中,變成一種習慣和常態。以“黨員志愿服務”,帶動身邊市民,影響更多人加入到文明志愿服務中來。
文化志愿者引導傳承文化,以文化人
連江縣中麻村在去年的美麗鄉村建設中成立民俗館。館中陳列生活用具、竹編魚簍、雨笠、小背簍等老物件,是中麻村民俗文化生動的縮影,也是年輕人傳承著深遠的歷史記憶。文化志愿活動主要面向中麻村悠久的民俗文化,志愿者們集中在中麻村民俗館通過宣講、觀看影像等方式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推動當地村落民俗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讓每一位村民都能為家鄉的優秀民俗文化“代言”。正是通過這樣的文化志愿活動,拓展了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范圍,促進了村民對本地文化的“認知認同”,使村落民俗文化傳承與鄉村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
長期以來,在我縣志愿服務過程中,無論是黨員志愿者、扶貧志愿者還是文化志愿者......大家都扎根基層、服務群眾、默默無聞,真正體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已成為我們連江人的生活方式,為創建省級文明縣城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連江縣委文明辦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