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鄉村振興田園風光一角
文明風12月18日訊(通訊員 高上釵)2018年以來,大田縣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鄉村振興戰略活動中,圍繞“12345”工作思路,不斷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以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培育一批產業,打牢夯實鄉村經濟發展基礎。圍繞建設“生態田園:鄉村振興”實踐主題,主動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全力推進新時代多彩大田建設,各項事業取得了新進展。興泉鐵路、國道縱五、莆炎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清航無人機、大圣陶瓷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落戶大田。在鄉村振興戰略活動中,農村產業布局初現,以“財政資金+優質企業”、“固定資產+業主”、“個體+集體專合社”三大模式,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大田縣國慶期間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巡回宣講現場
建好兩個陣地,激發激活鄉村內生發展動力。一是建好鄉村文化陣地。整合全縣村級辦公場所、產業集中區、電商服務中心,有針對性開設惠農政策、農業技術、電子商務等重點課程,培育農村“家庭能人”。結合鄉村民俗風情狀況,詳細掌握祠堂廟會、祭祖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規模等。把農村祠堂打造成農民群眾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心、文化生活的服務中心和政治教育的學習中心。二是建好道德文化講堂。建設機關、鄉村道德講堂,講好人、說典型,引導農民群眾崇德向善,積極開展道德講堂進祠堂活動,全力整合大田境內主要姓氏祠堂資源,共同打造農村祠堂文化品牌,變祭祀祠堂為文化傳播新殿堂。
大田縣石牌鎮公益廣告一角
實施三大行動,不斷改善鄉村人居生活環境。一是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推進交通、水利、供水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實施“五清”行動,開展清河、清渠、清溝、清路、清院“五清”行動和村民院落“擺順、掃干凈”行動,全面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開展“三清一保”行動。三是實施文明風尚行動。在全縣18個鄉鎮主要交通干道和農民群眾集中區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文明公益廣告宣傳;開展“亮牌子·美環境·樹形象”活動,推動鄉風文明,立足實際,精心謀劃,本著去同質化、融入式的指導思想,把“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打造成為鄉村文明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大田縣文化演出進鄉村場景
抓好四支隊伍,引領涵養鄉村鄉風文化文明。一是培育文化指導員隊伍。招募退休老師、文藝愛好者組建文化指導志愿服務隊,每季度到鄉村開展廣場舞、太極拳教育培訓。二是培訓鄉村主持人隊伍,對全縣域內鄉村文明禮儀活動主持人進行專題培訓,引導將農村紅白喜宴從“娛樂化”“低俗化”向親情教育、勤儉教育轉化。三是組建鄉村宣講員隊伍。組建鄉村宣傳隊,在茶館、農村宴席、農村祠堂等地方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四是組建鄉賢隊伍。推選鄉村賢達、宗族長輩組建和事佬隊伍和“和事堂”,及時調解村民糾紛,化解各種矛盾,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思想保證。
大田縣法院中秋期間慰問空巢及道德模范
開展五項活動,突出核心價值示范引領作用。一是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主題活動,在全縣廣泛開展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巡回演講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培育和挖掘道德模范、身邊典型。二是開展理論微宣講活動。采取“文藝+理論”“文藝+事跡”形式,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家風家訓、身邊典型事跡創編成舞蹈、歌曲、小品等,在農村文化禮堂宣講和演出。三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推進“愛心媽媽”關愛留守兒童、巾幗服務隊、青春助農增收等志愿服務項目,提升群眾自我服務能力。四是開展鄉村文明創建活動。以“百家評千家看”等活動培育文明細胞,推選“黨員產業示范戶、勤勞奔康示范戶等;推動文明家庭及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五是開展農村扶貧活動。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原則,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對子,結合“牽手關愛行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慈善·希望工程愛心圓夢行動”、“心愿直通車暖冬行動”等特色品牌項目,開展長期幫扶活動,總體工作上做到“四個一”,即:一張結對卡,幫扶關系固定化;一條聯系線,溝通交流常態化;一份走訪表,群眾訴求明細化;一頁反饋單,工作開展痕跡化。在傳統節日活動,為貧困戶送文明書畫,開展典型人物宣講走進貧困戶活動,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和豐富道德滋養。(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