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都是備受老百姓關注的日子。為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知法用法的能力,增強經營者尊法守法的自覺性,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德化法院深入學校和市場第一線,向群眾進行了“零距離”的普法宣傳。
3月15日下午,德化法院牽頭市場監督管理局和龍東社區,先后來到南門農貿市場、部分超市和屠宰店。該院干警結合2017年葉某用工業松香給生羊脫毛被判刑的案例,對肉類食品的經營者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精準宣傳。經營者們紛紛表示,一定以葉某的違法行為為鑒,堅決杜絕使用工業松香,保證食品安全。
隨后,該院干警向現場消費者發放了普法宣傳材料,告訴他們享有的權利和主要的維權途徑。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還向干警及群眾解說如何分辨肉類食品是否使用了工業松香進行了脫毛,以及其他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問題。不少消費者表示受益匪淺,增長了許多生活常識和法律常識。
消費維權普法教育還應當從學校抓起。當天下午,德化法院法官助理、第六實驗小學法制副校長陳公照到該校為近2000名師生和學生家長舉辦了法制講座。陳公照以“依法消費,理性維權”為題,以案說法,深入淺出講解了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以及維權的途徑,提高了學生和家長們的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同時,講座現場還發放了2000余份有關消費者維權的普法宣傳材料。(德化法院? 鄭東灝)
工作人員到菜市場進行精準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