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高級技師徐立平接受中國文明網采訪。中國文明網鄧植尹 攝
關鍵詞:愛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時期弘揚愛國精神,凝聚起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偉力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河東區副區長丁梅在接受中國文明網采訪時動情地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天津時提到了張伯苓的‘愛國三問’,他說這個‘愛國三問’不僅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今天我們仍然要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丁梅建議把愛國精神教育有機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
“紅色基因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概念最深刻的內涵,也是不同于世界其他國家的愛國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鄧純東說,要讓紅色基因在青年人群中傳承,以心傳心,以心印心。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通化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抄表員初建美建議,向全社會大力推進紅色教育進校園的活動,發動更多的黨員、志愿者投入到這項紅色服務中,讓后一代從小樹立愛國意識。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國。我們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愛國。”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虹儲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國萍說。
“我們應該為這個國家奉獻一切,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要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是我們新時代工人愛國奉獻的體現。”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高級技師徐立平如是說。
關鍵詞:奮斗
“我們的奮斗看起來很小,但就是這種精益求精、不懈奮斗的工匠精神,才使得我們的高鐵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分廠鉗工首席技師郭銳說。他與其他“第一代高鐵工人”參與研發和生產的“復興號”,正不斷刷新著“中國速度”。
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重型機器公司手工焊焊工白映玉關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她建議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營造崇尚技能、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營造高技能人才成長的制度環境,提高技能人才社會地位,獎勵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
“實現夢想,需要每個人響應奮斗號召,珍惜當下一切的來之不易,把奮斗精神落到崗位、融于日常。”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在日記里寫下了千萬奮斗者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