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福兒童樂園內一派祥和景象,是宜居城鎮的一個縮影。張天驕 攝
平安志愿者在社區進行反詐騙宣傳。
新興社區居民積極響應垃圾分類工作。
每到傍晚,位于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的祥福兒童樂園,呈現一片祥和的景象,孩子們在園里快樂地奔跑嬉戲。新店這個大家園,已變得越來越宜居。
翔安區新店鎮黨委政府重視和推動相關工作,努力建設安全、平安、美麗和文明的社會環境,讓新店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和更強的幸福感。
文明環境
整治交通推行移風易俗
營造有序文明社會氛圍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給廣大新店群眾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后,新店鎮黨委政府又著眼于在全鎮營造一個有序、文明的氛圍。
文明創建,交通先行。交通暢、城市美,是城市文明的標志之一,也是城市治理的目標之一。今年4月到8月,新店鎮在翔安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重點開展整治違法停車、闖紅燈現象,整治公交車臟亂差現象,以及流浪乞討、散發小黃卡及小廣告等。經過持續行動,上述違法行為和亂象明顯減少。
文明之行,始于足下。斑馬線是行人的生命線、安全線,更是一條“禮貌線”和“文明線”。今年6月起,新店全鎮掀起了一股“禮讓斑馬線,文明不止步”的宣傳熱潮,越來越多的司機加入到禮讓斑馬線的行列,越來越多的群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與此同時,針對這兩年“民俗日”宴請陋習的回潮現象,在7月10日翔安區召開“文明創建再提升”的會議后,新店鎮立即采取措施,廣泛推行移風易俗行動。鎮黨委、政府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堅決執行“不吃請”“不請吃”,通過自己的行為帶動身邊人,共同抵制“民俗日”宴請回潮風,避免盲目攀比和鋪張浪費。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引導廣大村民通過舉辦廣場舞、籃球賽、門球賽等文娛活動,取代宴請陋習,形成健康向上的節日氛圍。
平安環境
平安志愿者遍布村居,治安滿意率翔安區前列
“最近有沒有接到詐騙電話?有沒有人上門來推銷東西?”近日,新店鎮洪琳湖社區書記洪海團與社區工作者身穿紅馬甲,佩戴“平安志愿者”的袖標,在首開領翔國際小區展開日常巡邏,提醒居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這樣的平安志愿者遍布新店鎮41個村居,每個村至少有20人。平時,他們每四人一組,每天晚上在村居里巡邏,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讓全村人睡上安穩覺。有的巡邏隊還當場抓到過小偷,避免村民財產遭受損失。
為了鼓勵這些志愿者,新店鎮制定了獎勵規定。“現在大家熱情高漲,小偷都不敢來了。”新店鎮綜治辦主任林幸福說,為了充分發揮志愿者的積極性和專業性,新店鎮不僅在人員補貼和交通、防護裝備上進行優化和提高,還委托屬地派出所對他們進行訓練和指導。
目前,大部分村居的平安志愿者都配備了摩托車、反光背心以及對講機等設備,村居之間、村居與派出所之間還實現信息聯網,一旦發現可疑人員,信息就會發送到微信群中,讓其無處遁形。正是由于這些志愿者的存在,近幾個月以來,新店鎮的治安情況進一步好轉,居民對治安的滿意率也穩步上升,位居翔安區各鎮前列。
安全環境
配合基礎大排查工作,為老百姓消除身邊隱患
除了為老百姓撐起安全守護傘,新店鎮黨委、政府在消除安全隱患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在今年的基礎大排查工作中,鎮里和公安部門配合,著力摸清轄區人口的情況,排查出一些安全隱患。
在新店垵山村,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廢棄油罐。經了解,這個油罐是當年村民為給農機和養蝦場機械加油而設置的。為避免這個油罐再次用來儲油,工作人員及時調來切割設備將其拆除。
針對“三合一”場所,新店鎮也加大了排查和整改力度。據介紹,這種場所既是店面,還能儲藏、居住,存在很大安全隱患。今年5月7日,新店鎮新興街上就有一家“三合一”店面突發火災,造成一名住在二樓的孕婦不幸身亡。鎮里加大對這些場所的隱患排查,形成很多意見,發放給廣大商戶,督促他們及時整改。
這些意見主要有:安裝火災感應噴淋裝置,及時更換老舊電線防止電路短路著火,不要將燃氣瓶設在密閉空間等,每一條都十分詳細。“我們做這些,就是希望讓老百姓在新店能住得放心和開心。”林幸福對記者說。
美麗環境
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助村居環境越來越整潔
美麗整潔的居住環境,是一個鎮街是否有吸引力的體現之一。新店鎮黨委、政府通過人員配置、宣傳發動、資金投入等,推進全鎮的市容環衛工作,并倡導居民參與美麗家園建設。
在當前備受關注的垃圾分類推行工作中,新店鎮首期采購1000個分類垃圾桶,目前,這1000個垃圾桶已于6月19日配備到位,投放到轄區內的多個社區。
在新興社區的東方新城小區里,分類垃圾桶已經到位。為了讓居民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居委會特意安排了一些老年志愿者,站在分類點旁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幾天過去后,居民們已經自覺在家中將垃圾分類。在全體居民的配合和支持下,東方新城成了翔安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有了這一良好示范,新店鎮開始擴大面上工作,預計到今年12月底,將完成建成區30%和新店、呂塘、澳頭等12個農村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讓各村居的環境面貌實現從“干凈”到“整潔”,再向“美麗”轉變。(廈門晚報記者 戴舒靜 顏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