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觀看的游客
文明風3月26日訊(通訊員 張燕妮)家風正,則民風純;家風正,則政風清。在晉江,有一個講家訓、揚家風的好“品牌”,那就是——晉江五店市布政衙家風家訓館的“家風書場”。
自2017年3月份以來,“家風書場”于每周六下午常態性舉辦公益性活動,以相聲、小品、快板、評書、對口詞、木偶、南音等多種表演形式,講好“家風”故事。一年來,“家風書場”共舉辦了近30場的活動,參與單位、學校近30個,參與演出人員達 500多人次,現場觀眾8000余人?;顒舆€采用現場直播方式向社會、學校、家庭延伸,同時制作VR家訓展館和二維碼解說,將家風家訓內涵向網絡空間挺進拓展。
“家風書場”學生挑“大梁” 家風文化進校園
“家風書場”活動自開展以來,晉江市不少小學、幼兒園積極輪流參與,學生在“家風書場”的表演中挑“大梁”?!凹绎L書場”這一個公益性活動平臺,也帶動著家風文化走進校園。
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是第一個走進“家風書場”的學校單位,他們編排的節目受到了現場觀眾的喜愛和好評。自此以后,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曲藝分隊成員和家長們積極參與“家風書場”的演出。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老師賴鴻玲說:“自2016年起,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開始逐步組建了一支曲藝小分隊,人數從原來的三四人發展到現在的近二十人,主要創排閩南方言快板節目。”
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王亞珍說:“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去年以來,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圍繞‘家+文化’開展了生動有趣的孝道文化朗誦會。學生們將好的作品帶到‘家風書場’進行表演,格外打動人心?!?/p>
龍湖的棲梧小學還將家風家訓與閩南文化進行結合打造成學校校本課程的一個特色。棲梧小學校長吳天色說:“目前,通過校內校外的活動,閩南語推廣成為學校常態性的工作,推薦參與五店市 ‘家風書場’表演唱閩南語歌的學生不少是外地生。”
靈源街道靈水中心小學、靈水中心幼兒園也積極參與到五店市“家風書場” 活動。靈水中心幼兒園的老師蘇達娜還開設有“娜里的童謠”微信公眾號,發布不少原創閩南童謠,編排的節目也在五店市“家風書場”進行演出。
晉江市第一實驗小學學生黃一镕在“家風書場”表演的閩南童謠《看戲》,令不少人印象深刻。黃一镕的家長彩云說“:五店市‘家風書場’開辦得很好,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而且讓孩子從小受到家風家訓文化的熏陶,社會與家庭教育為孩子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氛圍?!?/p>
社會志愿者參與也是“家風書場”的一個特色,泉州市志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文藝志愿者們也積極參與“家風書場”的活動中。其負責人許志成說“:每一期都會安排不同曲藝形式的原創表演節目,這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能更身臨其境地接受教育,比純粹說教的效果更好?!?/p>
揚好“家風”深化“家+文化”建設
每一期五店市晉江家訓家風館舉行的“家風書場”活動,都充滿了歡樂聲和笑聲,優秀的家風文化感染了許多人。
“家風書場”表演的節目,都是以“家風家訓”為主題進行原創創排,表演形式活潑,內容涵蓋家風家教、孝道文化、移風易俗、鄰里關系等,大力弘揚家庭文化、家庭美德,倡導家庭新風,傳播正能量,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家風書場”是晉江著力打造的一個弘揚優秀家風家訓的公益性平臺,開展一年來,學校和社會志愿者、家長們的熱情度都很高,今年的‘家風書場’演出將做適當調整,以“小手拉大手”的親子活動為主要形式,家校共同參與,鼓勵社會參與,帶動家風家訓的傳承和弘揚。
晉江家風家訓文化歷史綿長,積淀深厚,根植社會,多見于古大厝、譜牒和字輩中,體現了晉江人家庭核心價值觀,對現代家風、民風和社會風氣建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為深化晉江“家+文化”建設,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晉江依托五店市布政衙建立“晉江家訓家風館”,精選一部分晉江優秀傳統家訓,并輔之以“畫荻教子”“孔子授徒”“朱子家訓”等雕塑,讓市民在現代繁華生活中,前來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駐晉江市委宣傳部紀檢組組長彭志翔說:“‘家風書場’創辦以來取得很好的社會宣教效果。演出時,除了學生、家長等固定觀眾外,過往游客也會駐足觀看,感受優秀家風家訓的文化滋養。在五店市傳統街區古建筑布政衙建立晉江家風家訓館并創辦‘家風書場’,就是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讓更多家庭傳承淳樸向善的優良家風,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今后,我們還會探索一些新的形式,不斷充實到家風家訓館中來?!?/p>
晉江“家風書場”活動由晉江市紀委監委、晉江市委文明辦、晉江市教育局、五店市傳統街區建設管理領導組辦公室、泉州市志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晉江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