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第一套“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經過一段時間試運行,日前在武都路十字正式“上崗”,即時抓拍曝光違章者圖像,同時被抓拍的違章者照片還能顯示在屏幕上。(2019年8月6日《蘭州新聞網》)
為何闖紅燈現象屢禁不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這是我們從小就會背的交通出行規則,可是卻依然有人無視紅綠燈,肆無忌憚的闖紅燈,不僅擾亂交通秩序更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每當從網上或電視上看到關于闖紅燈造成交通事故的新聞,心中都會不寒而栗,所以,每次出行都會時刻注意安全,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人,盡管大家都知道這條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常常不嚴格遵守,甚至將“闖紅燈”視為小事。手握方向盤等于掌控生命,時刻想安全。禮讓斑馬線、不闖紅燈,這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回想多少生命在無情的車禍中消逝,我們是否應該反思?
安全出行記心中。交通安全,來自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構建安全、暢通、和諧、文明的交通環境,最重要的是讓文明出行意識成為一種習慣。隨著高科技的引入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民警執法難的問題,但再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只是加強城市交通治理的工具。闖紅燈人臉識別曝光系統、文明網上監督平臺,這些高科技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其無法根除闖紅燈行為的發生。城市交通治理一方面要依托科技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識,這才是治本之策。
文明出行是一種品質。寧可等一分,不搶一秒。見紅燈止步,為文明讓路!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命運。對人如此,對城市亦然。文明出行是什么?文明出行就是紅燈停、綠燈行;文明出行就是走路走在人行道、行車行在機動道。這些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常識,堅持起來卻不容易。因此當每次你要闖紅燈的時候,應該停下來想一想,省下的幾十秒去干什么?是否值得為自己甚至是別人的生命付出代價?如果不值得,請停一下!
“文明交通”是一個時代改革的詞,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交通事故、交通擁堵的發生歸根結底都是由于“駕駛陋習”造成的。一座城市的文明很大程度體現在交通文明上,而交通文明直接取決于每一位出行的市民。“讓”是一種美德,文明出行是一種品質。一個“讓”字,更能展現現代人的優雅。
“文明出行”是創建文明城市的不可缺少的“底色”,只有城市內涵和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城市軟實力不斷提升,才能構建大的文明環境,文明安全出行不要太任性,文明力量助力實現城市夢想!因此我們要繃緊心中的文明之弦,守住無形的文明防線,積小功為大功,積小成為大成,不斷把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更高的層次。(鼓樓文明辦 林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