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持續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營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圖為干凈整潔的瓷都廣場。圖片來源:泉州文明網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福建省德化縣秉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思路,立足實際,創新活動載體,不斷健全完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長效機制,把“以德育人、以文化民”的城市精神融入創建的各個方面,打造具有瓷都特色的創城品牌。2018年,德化縣作為10個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之一,在省文明委組織的年度綜合測評,成績位居10個縣級提名城市第四名。
今年以來,德化縣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抓手,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著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努力建設向上向善、和諧有序的文明城市,擦亮瓷都文明底色,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檢查超市食品安全衛生。? 圖片來源:泉州文明網
深化文明創建 提升瓷都品位
“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廣泛支持。”德化縣潯中鎮潯中村委員會書記周秀麗說。為加大“創城”工作宣傳力度,潯中鎮潯中村在社區、店面等LED滾動播放創城相關標語,增強“創城”的氛圍。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德化縣委文明辦積極向上摸準信息,定期研判分析創城工作新形勢、新要求、新舉措,確保工作方向準確、重點明確;加強協調配合,立足自身職能、縣情民情,通過機制先行、聯合整治、品牌打造等措施,持續掀起創建熱潮;主動對外學習交流,把兄弟縣市的經驗做法同德化縣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一套有創新、可操作的工作方法。潯中鎮在召開“創城”工作動員會的基礎上,多次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鼓干勁、揚斗志,及時研究“創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保證工作及時有序地進行。龍潯鎮針對老舊小區較多,基礎設施破損缺失現象嚴重的情況,組織相關村(社區)摸排整理,積極向上爭取做好設施的修復增補工作,補齊民生短板,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市民居住生活的環境。德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重點圍繞文明餐桌、藥品零售企業、大型商超實行長效監管,特別是對創建中較為薄弱的單位進行重點督查、循環督查,對發現的問題一查到底,力求營造競爭有序、誠信經營、文明消費的市場環境。德化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發揮主力軍作用,全力開展交通違法、停車難專項整治,全面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持續提升交通管理精細化工作水平。德化縣城市管理局緊緊圍繞“縣城品位提升”與“管理服務提升”兩條主線,持續開展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兩違”綜合治理、市容市貌專項整治行動。各單位、各鄉鎮緊緊圍繞全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全縣新型城鎮化及文明城市創建暨縣城品位提升工作會議精神,在道路交通、市政設施、農貿市場整治、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和創建點位文明提升等工作都取得突破。
今年以來,德化縣城市建設持續擴容提質,駕云亭、瓷藝城、霞田文體園等五大片區改造穩步推進,實施市政項目21個,完成投資2.6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65%,新增城市道路15公里、污水管網7.34公里,加大補齊道路、公園、停車場、文化設施等城市短板力度。建成區綠地總面積1159.1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3.7%;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9%。
在“愛心廚房”里老人集體過壽。? 圖片來源:泉州文明網
開展“大情小宴” 推進移風易俗
8月17日,德化縣赤水鎮猛虎村開展的“愛心廚房”活動又敲響了鑼鼓,村里的老人如期而至,共享美味午餐。“如今,‘愛心廚房’不僅作為聯系村里老人們的溝通平臺,還與移風易俗相結合,開設了‘老人講堂’,受到老人們的廣泛支持。”德化縣赤水鎮猛虎村老人協會會長陳英強說。
今年以來,德化縣著眼于培育文明新風,改變有悖于公共環境、公共秩序、社會公德的陳規規習、不良行為習慣,減輕人民群眾負擔,重點針對民間吃喝風這一關鍵問題,通過開展“大情小宴”主題文明實踐活動,結合移風易俗“村村行”39個示范點建設,逐步遏制吃喝宴請之風,最終實現全縣移風易俗重難點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公序良俗效應顯現,促進鄉風文明,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其間,國寶鄉佛嶺村建設移風易俗特色館,開展文明旅游、美麗鄉村創建知識宣傳;保護和發展國家級傳統古村落,開展“祖宗牌位請出來、文明新風樹起來”活動,老祖屋變成新民宿,展示鄉愁鄉韻鄉風貌。蓋德鎮有濟村以市級吳氏家風家訓館為陣地,建設婚喪喜慶簡辦場所、愛心廚房、愛心理發點,孝老愛親蔚然成風;“佛生日”變成傳統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節,助力鄉村振興。
志愿者在為城區環衛者們準備愛心早餐。? 圖片來源:泉州文明網
強化志愿服務 彰顯小城大愛
近日,在瓷都廣場的瓷都志愿服務驛站,志愿者們將準備好的愛心早餐有序地分發給城區環衛者以及特殊群體(殘疾人、流浪漢等),讓環衛者、特殊群體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心和溫暖。
從2017年開始,德化縣每年印發《“圓夢瓷都”志愿服務活動工作安排》,堅持“一月一主題,多方齊參與”的原則,定期開展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多場次,100%覆蓋縣直單位,參與干部職工逾千人次,成為一項覆蓋面寬、影響力廣、類型多樣的志愿服務品牌。在具體實踐中,建立了“三個平臺”,實現了“三個精準”(即建立“點單平臺”,實現“招募精準”;建立“項目平臺”,實現“服務精準”;建立“下單平臺”,實現“對象精準”)。三個平臺無縫對接,實現了“點單——協調——下單”全鏈條推進,打造“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模式,實現服務對象精準、資源集約、常態長效。
尚思小學舉行陶藝節活動。? 圖片來源:泉州文明網
堅持立德樹人 滋養成長新風
為營造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良好的社會氛圍,近年來,德化縣圍繞落實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各項指標要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堅持創新活動載體,全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7月1日,2019年福建省中小學生“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展演地方專場在德化縣職校鳳凰山講堂舉行,來自德化各地的11所小學各自派出小學生合唱隊參與歌詠展演,孩子們用最真摯的童聲歌頌黨和祖國的光輝歷程。評選公布德化縣首屆“新時代好少年”,共推選出10名好少年,加強他們的先進事跡宣傳,引導全縣廣大未成年人學習身邊榜樣,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同時,德化縣全面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深化日常行為規范普及教育,開展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和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和關愛活動,進一步營造學習、崇尚、爭當新時代好少年的良好氛圍,用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未成年人情操。深入推進未成年人課外活動陣地建設,加強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普及推廣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四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提升家長教子水平,凈化社會文化環境,關愛幫扶未成年人,持續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氛圍。(泉州晚報吳有森 張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