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領導嘉賓與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合影留念。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
總有一種正氣,感天動地,催人奮進;總有一種大愛,深藏功名,氤氳人間。
12月27日下午,2019年福建省道德模范現場交流會活動暨第四屆“美麗惠安人”道德模范表彰活動拉開帷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走進活動現場,接受志愿者的鮮花和觀眾的掌聲。
交流活動以文藝表演、事跡展播、情景再現、現場訪談、宣讀道德模范致敬詞等多種形式開展,深度展現惠安縣五位省、市、縣道德模范或好人,展示道德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
大道在人間,德行排第一。此日,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由他們所引領的道德力量,讓歲末年初的惠安大地熠熠生輝。
他們,是崇高道德的踐行者
如果你是一個外來媳婦,面對突然中風、臥床六年的婆婆,你將如何擔起生活的重擔,踐行孝道的承諾?在這條路上,中國好人、第四屆“美麗惠安人”道德模范張利梅用她的行動樹立了一個含辛茹苦的外來媳婦的孝義形象。2013年,張利梅從廣東嫁到惠安,婚后不久,婆婆突然中風癱瘓,她主動攬起照料婆婆的重擔,數年如一日地精心照看,使老人從未長過褥瘡。寒來暑往,張利梅成了勤勞的外來媳婦,也成了溫暖的孝道典范。“人都會老,我只是以身作則。既然我嫁進這個家,事情攤上了,我就得扛起來。”她笑著說。
生活需要關愛,生活需要溫暖,而道德就是一次次的無私奉獻,一次次的關愛成長。
在惠安有這樣一位53年黨齡的老黨員,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件“寶貝”:舊皮包、軍用水壺、老式自行車。靠著這三件“寶貝”,年過七旬的他,走村入戶,扶殘助困。三十多年時間里,行走28.1萬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7圈多。他就是福建省道德模范陳欠水,一個多年堅持為基層老百姓做好事的身邊好人。
“只有退休的干部,沒有退休的黨員。只要我還能動,我就要繼續干下去!”。陳欠水總是用這樣的話去激勵自己,盡管退休以后,他本可以享清福,但面對困難群眾,他總是想做點實事。
他們,是文明風尚的維護者
泉州市見義勇為類道德模范陳培川,這個敢于和歹徒搏斗的普通村民,2011年6月遇到歹徒盜竊村民摩托車,他在一瞬間變為道義的化身,與盜賊及其同伙展開搏斗,在被歹徒刺中腹部的時候仍然沒有退卻,直至歹徒倉皇逃跑。
刺刀見紅,那是一抹勇士的熱血;書寫春秋,字字都是擔當的意氣。面對主持人的提問,他樸素地回答道:“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維護家鄉的安全,每一個村民都有責任。我認為對的事情,我做了,怎么樣都不會后悔。”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大到國家,小到個人,誠信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
在惠安,林和輝讓誠信的光輝更加綻放光芒。這個從1歲多即因患小兒麻痹,到現在只能靠輪椅行走的堅強漢子,始終沒有被生活打敗。如今,他已是一名成功的服裝行業企業家。經商數十年,憑借著一股“做人誠實、做事誠信、重諾守信”的信念,把服務客戶作為永遠的存在價值。面對獲評新一屆惠安縣誠實守信類道德模范,林和輝執著地說:“誠實守信是企業生存的靈魂,我們今天的誠信才能換來明天別人的信任、社會的和諧。差一點都不行,一點都不能差。”
他們,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在平凡的崗位做出驕人的業績,就是對職業的敬畏,對職責的堅守。
有這樣一位“馬路天使”,從一名空降老兵,從部隊轉業后,進入惠安交警大隊隊伍。10年來不論春夏秋冬,每日早晨七點半、下午五點半,過往的群眾都能在路上看到這個熟悉的“小黃人”正一絲不茍地堅守交通崗位。提及他的名字,許多惠安老百姓都會默默豎起大拇指——王燦峰,一名普通的交警。
訪談現場,主持人宣讀了對第四屆惠安縣敬業奉獻類道德模范王燦峰的致敬詞:在平凡的崗位做出驕人的業績,就是對職業的敬畏,對職責的堅守。
一個人感染一群人,一群人帶動一代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當天的現場交流會上,主辦方舉行了第四屆美麗惠安人道德模范頒獎儀式,20名道德模范及提名者獲得者成為新一批典型。截至目前,惠安地區有11人當選省、市道德模范,35人當選惠安縣道德模范,12人分別榮登中國好人榜和福建好人榜。
“他們來自基層、來源群眾、雖然平凡、卻不平淡。在他們身上,洋溢著感動社會的道德力量,彰顯出凡人善舉的人性光輝,凝聚著大愛無疆的精神魅力,成為濱海文明之城惠安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惠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許貞麗說。(本網記者 林杰 通訊員 柯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