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主題道德講堂活動現場。德化文明辦 供圖
如何在沒有三令五申,沒有法條制約的情況下,實現村民的移風易俗呢?近年來,潯中鎮潯中村走村民自治道路,借助老年人群體威望,組建志愿者服務團隊,開展老年人道德講堂,成立一約四會,依托群眾自治,把群眾事交給群眾辦,引導村民合力打破陳規陋習,凝聚崇德向善的力量。
一是志愿服務傳新風。為了使村規民約能夠真正達到呵護公序良俗、遏制歪風邪氣的作用,在上級黨委和相關部門的倡導下,該村群眾自發組建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志愿服務隊由德高望重的老人、退休干部或老教師、熱心公益的村民村干部等組成,目前登記在冊的有65位。兩年來,志愿服務隊宣傳移風易俗21次,勸導村民簡辦婚喪喜事50多人次,有力地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
特別是志愿服務隊善于對有違反移風易俗規定苗頭的村民說服教育,進行正確引導。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使廣大干部群眾樹立起正確的婚喪事辦理觀念,形成移風易俗的良好社會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