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村愛心志愿者為老人免費理發。圖源:《瓷都德化》
個性服務匯聚“愛心暖流”
“服務隊嗎?鄰居賴春勇老人摔倒了,你們趕緊來看看。”10月9日,上涌西溪村服務隊隊員賴靜宛接到求助電話。幾分鐘后,小賴就騎著電動車風風火火趕到,緊隨其后的還有從縣醫院退休回來的醫生。
他們馬上就對躺在地上的老人進行救治。隨后,賴靜宛把醫生交代的注意事項一一記錄下來,又給老人做好飯菜。
“賴靜宛是賴春勇老人的簽約幫扶服務隊員。在上涌,工作人員依據檔案信息,確定幫扶對象,針對老人的需求,制訂個性化幫扶方案,以滿足他們多樣化的服務需求。”上涌鎮鎮長林其良說,上涌鎮在原有養老院、幸福院、居家養老中心、微型養老院等基礎上,開展針對性助老服務,重點提供助潔、助餐、助浴、助醫、助行和簡單的代辦代購代繳等服務。各村挨戶溝通,研究確定個性化服務內容,一對一簽訂服務協議,建立結對幫扶機制,形成親情化服務模式、服務氛圍。
在上涌中洋村老人會,幾位老人一邊聊天,一邊忙著縫鞋底、編竹筐。70多歲的賴老伯告訴記者,他有編竹筐的手藝,以前編了也賣不出去,所以就放下了。沒想到現在村里組織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做手工,由村干部幫助賣出去。“現在我一個月也能掙100多元錢了。”老人自豪地說。
“每日開展日常服務、定期開展集中服務、及時開展互助服務、創新開展‘造血式’服務……所有這些服務都是圍繞老人的需求開展。”林其良說,有的村引導有手工愛好的老人縫制鞋墊、編制竹簍,村干部幫助銷售,不僅讓老人“老有所樂”,更讓他們“老有所獲”。
各種各樣的個性服務在德化各鄉鎮逐步展開,農村留守老人的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