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17日訊(通訊員張蓮英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沙縣文明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關于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密切聯系群眾的獨特優勢,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以防疫宣傳、防疫力量、防疫主體、防疫實踐為抓手,著力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線上線下聯動 防疫宣傳全面發力
線上,整合媒體資源,在沙縣文明網、“文明虬城”微信公眾號、“今日沙縣”手機APP等網絡平臺開設疫情防控宣傳專欄,發布權威信息、播報抗疫動態、推送防疫知識;錄制了一系列沙縣方言版抗擊疫情知識宣傳音頻,通過“沙溪之聲995”電臺、“村村通”廣播循環播放;利用沙縣廣播電視臺、廣播刊播疫情防控知識公益廣告2.1萬次;組織全縣文明單位(村鎮、校園)制作“文明守護 防抗疫情”抖音短視頻,在200多個文明實踐微信群中廣泛宣傳,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線下,各級文明實踐陣地采取設置宣傳欄、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圍繞疫情動態信息、防控知識科普、衛生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無死角宣傳,引導基層群眾科學理性對待疫情。同時,利用農村大喇叭、流動小型音響及移動宣傳車等集中循環播放防疫宣傳音頻,讓防疫之聲入腦入心。
志愿服務集結 防疫力量全面凝聚
積極響應中央、省、市文明辦關于號召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疫的倡議精神,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發揮社區共建作用,組織黨員志愿者、文明單位(校園)志愿者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開展“文明守護 防抗疫情”志愿服務專項行動,目前近6800名志愿者每日深入社區、村鎮開展人員排查、宣傳勸導、殺菌消毒、關卡站崗等志愿服務。同時招募了30名醫療志愿者,協助交通、運管等部門在沙縣境內各高速口做好防疫排查、便民服務、秩序維護等工作。在“同心同向,共抗疫情”捐贈活動上,沙縣本地企業、異地商會、民主黨派及各界愛心人士合計捐款捐物價值逾240萬元。此外,沙縣總醫院、沙縣廣容大酒店集中隔離點、各村卡口處紛紛收到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贈的大米、蔬菜、牛奶、口罩等物質。
注重示范引領,防疫主體全面參與
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組織各級文明單位(村鎮、校園、社區)、各志愿服務組織帶頭嚴把家庭和個人管理關口,通過電話、微信,將家庭和個人管理關口九條措施通知親朋好友,尤其是直系親屬,全力提高群眾防控意識。號召全縣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三八紅旗手等先進模范代表以身作則,帶頭不串門、不聚會,用行動感染身邊親朋好友。編發《我是沙縣人,共抗疫情我承諾》承諾書并接力,號召全體市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聯合縣紀委發布《移風易俗攜手戰“疫”》倡議書,提倡推遲或不辦婚禮,簡辦喪事,疫情防控以來全縣取消婚喪喜慶聚餐、廟會、游魚、迎龍、迎竹橋等群體性活動650場次;取消家庭宴席、春酒等聚餐1301場次、3900桌次。
創新活動載體,防疫實踐全面落實
沙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七個平臺結合各自職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實抗疫時光。教育服務平臺組織學生通過手抄報、繪畫、視頻等形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活動,為抗疫一線工作者加油打氣;開展“停課不停學”活動,錄制各類教學視頻,供學生居家學習。文化服務平臺組織文藝志愿者配樂詩朗誦《“絕”戰,決戰!》,致敬全縣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的人。社會宣傳平臺組織編排《依法防控抗疫情》快板書、三句半、廣播稿等,線上線下相結合加強宣傳引導,普及防控知識;開通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導服務,幫助社會公眾緩解緊張情緒、釋放心理壓力;“春風行動”線上求職招聘,已網上登記49家企業,收集2281個崗位。產業文明融合平臺推出了減免部分加盟費用、品牌管理費、貼息貸款的優惠政策,為小吃業主們減輕壓力。
面對疫情,如何開展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沙縣文明辦圍繞文明城市創建總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兩條主線,縷清各項工作思路,序時開展推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沙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