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5日訊 “戰疫”打響以來,薌城區無數人舍小家,顧大家。他們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在家里是父母、是長輩、也是孩子,但在疫情來臨之際,在責任使命招呼之時,他們轉身化作防疫工作中的宣傳員、登記員、戰斗員、指揮員…堅毅地走向抗疫“戰場”,奔波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什么是大家什么是小家”,用自身的力量鑄就防疫堡壘,共同奏響相守相偕、眾志成城的最美樂章!用文明力量闡釋著雷鋒精神的美好傳承。
奔走在大街小巷,忙碌在線上線下,呼吁居民群眾安心宅家;而自己,卻義無反顧離開家門,堅守工作崗位,信息摸排、入戶登記、健康跟蹤、設卡測溫,事無巨細,處處有他們;以“5+2、白+黑、泡面+面包”的常態堅守一線,舍小家顧大家。社區人,最美逆行者,無私奉獻的“守門人”,這就是新時代的活雷鋒。
口罩、護目鏡、手套、電話、紙筆,是全部裝備;上街宣傳、衛生消殺、出入卡點登記,疫情防控的日常點滴里,從“只讀圣賢書”到“匹夫有責”,完成了“青年學子”到“志愿者”的蛻變。在校大學生,逐漸成長為守護一方的戰士,這就是新時代的活雷鋒。
勇返戰“疫”一線主動上崗,日常巡查、關卡值守、勸導巡邏,不改軍人本色,心系群眾;風里雨里,越是艱難越是靠前。他們,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離軍不離黨,用鋼鐵般的意志,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筑起一道紅色防線。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就是新時代的活雷鋒。
基層干部,就是連接政府和百姓的橋梁;她們秉持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去工作,退休不退崗,換來了居民群眾滿滿的信任。抗疫防線上,這群巾幗英雄,用自己的擔當與堅守,帶給社區工作人員前行的力量,更帶給轄區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戰勝疫情的信心。一聲“老書記”,一生責任心。這就是新時代的活雷鋒。
入戶排查,帶頭;人員密集場所檢查,帶路;無物業小區牽頭上門協調設卡、嚴控外來人員、落實體溫測量工作,容易“得罪老熟人”的事情,為了嚴控工作順利開展,咬著牙反復上門去協調,甚至自己買口罩拿給保安,還“回頭看”多次監督他們的落實情況。那些最硬、最難的“骨頭”,主動“啃”、反復“啃”。“剛”的人不失“柔”的一面,不斷提醒年輕人入戶工作的技巧、要領,把工作做到細、落到實。社區主官,是他們的統一名號。守土有責、寸土必守,這就是新時代的活雷鋒。
有一種守護,溫暖而堅定。有一種力量,執著而篤定。
疫情當前,這群人,秉持著一份信念,用腳步丈量、以初心堅守著我們共同的家園,用志愿的精神去守護,用大愛的情懷去服務。在防疫阻擊戰中,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姿態和崇德向善的價值追求,正是新時代雷鋒精神最美的詮釋。(薌城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