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文明 細無聲
在青陽街道推進移風易俗的同時,一出閩南方言小品《嫁妝》頗為火爆。這出小品,便是晉江市夕陽紅藝術團的群眾創作。
夕陽紅藝術團的前身,是青陽鎮退管會的健身文藝隊,目前擁有50多名群眾演員,以退休干部職工為主。自青陽街道建立文明實踐站以來,這些文藝志愿者便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他們創作了不少以文明新風為主題的文藝節目,走村串居舉辦演出,用群眾聽得懂的方式宣傳移風易俗。僅去年,他們就在晉江各地參加了78場演出。
“我們的作品不是陽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但群眾喜歡、聽得懂、樂意看,比如《嫁妝》、《文明新風進萬家》等等。”街道文體聯合會副會長、夕陽紅團長嚴玉英自豪地說。幾乎每個月,夕陽紅都要到社區演出,“用演戲來宣傳,更能吸引群眾,我們這些老同志,多少有點一技之長,很愿意當這個文藝志愿者。”
今年是全面小康建設的決勝之年。圍繞這一主題,夕陽紅又創作了《幸福奔小康》等節目,準備一旦疫情防控形勢允許,就奔赴村居舉辦演出。
一段時間以來,青陽街道通過整合轄區15個民間團體協會,重新組建青陽街道文體聯合會,大大拓展了文體志愿者隊伍,從文藝活動到體育賽事,志愿者們以自身之長,助推文明之風。
防疫有我 愛衛同行
42年前,中央把愛國衛生運動定義為“移風易俗、改造國家的一場深刻革命”。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這場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中,青陽街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分隊的志愿者眾志成城,人無論體制,地不分南北,積極參與群防群控、聯防聯控,踴躍推動防疫有我、愛衛同行。
愛爾眼科是一家民營醫院。假期尚未結束,醫院就組織醫務人員奔赴池店高速收費站,開展駐點測量體溫工作。“作為醫護人員,我自愿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為贏得抗擊疫情戰斗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出征之前,醫院的黨員、醫護人員莊嚴宣誓。“您好,請您配合檢測體溫。開車時多注意,出門要戴口罩。”這些話,他們每天都要說無數遍,但一點也不覺得煩。
社區黨員和志愿者們紛紛行動起來。在錦青,只要居家留觀人員發一條微信、打一個電話,志愿者們就跑超市、上市場,不厭其煩地為他們買米購菜,決不讓一個人沒飯吃、吃不好。在永福里,征集志愿者的公告一發布,無論公職黨員還是住戶黨員都爭先恐后,社會志愿者也紛紛報名,一起進企業、入商鋪,組織群眾做好復工復產復市的各項準備。在霞行,志愿者勸導居民推遲婚禮、取消宴席,動員居民暫停“跳火群”民俗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移風易俗的本質,就是建立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今年4月是第32個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月。志愿者們在實踐所站的組織下,積極參與“防疫有我愛衛同行”主題活動,無論是宣傳公筷公勺、倡導拒食野味,清理環境衛生、普及防護常識,還是開展心理輔導、助力復產復學,都有“紅馬甲”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期間,青陽街道印發宣傳通告、傳單折頁18萬張,發送防控短信60萬條,其中不少都經由志愿者的雙手,張貼在大街小巷,傳播到微信微博。
(來源:晉江市委文明辦 晉江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