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4日訊(通訊員 洪錦城 林惠卿 李順杰 )2017年底,漳浦縣委、縣政府作出決策部署,啟動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兩年多來,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無論是縣城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市民文明素質,都得到了明顯提升。漳浦縣在創城工作中克服起步晚、經驗少等各種困難,各地各部門扎實對照創城測評體系各項指標抓落實,2018、2019年度創城工作暗訪情況受到省委文明辦肯定。
宣傳氛圍濃 文明風景美
近年來,漳浦縣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強化創城宣傳力度。
“漳浦縣市民的文明公約是愛國愛鄉,同心同德;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夏日的上午,團縣委青年志愿者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楊惠娟帶著志愿者服務隊隊員一起來到綏北社區,開展“漳浦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應知應會”進小區活動,向居民們宣傳“創城”的相關知識。自漳浦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城以來,各類志愿者們通過各種途徑,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創城”工作,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創城”常識、參與“創城”活動。
據悉,為增強廣大群眾參與“創城”活動的積極性,營造“創城”氛圍,漳浦縣組織機關干部和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宣講活動,宣講內容主要圍繞市民文明公約、社區居民公約、公民“十不”規范、文明旅游等內容,印發“創城”倡議書6萬份,宣傳折頁20萬多份。在加大宣講宣傳的同時,還做到縣城區及各鄉、鎮、場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廣告全覆蓋、無死角;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各種宣傳陣地,深入開展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宣傳活動,在縣電視臺開辟《創城進行時》、《雙創曝光臺》等專欄,并通過舉辦“雙創齊出力、大家共受益”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活動,深入社區、學校開展創城宣傳活動,提高干部群眾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率。
“我們堅決用市民的文明公約、公民‘十不’規范等相關約定嚴格約束自己,為創城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奔易〖偃招绿靽H的小區居民林香梅表示,將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切實做到說話講文明、做事講文明、待人接物講文明,讓自己成為一道文明風景。
基礎設施好 幸福指數高
基礎設施是縣城的骨架和支撐,是文明縣城的硬實力。在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的進程中,漳浦縣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路網結構優化、排水管網疏通、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下足功夫,持續補齊發展短板,為高質量推進縣城建設夯實基礎。
一件件微實事背后牽動著民生大期盼。我們欣喜地看到,背街小巷亮起了久違的路燈、坑洼的人行道變得人性化、擁堵的交通逐漸順暢起來......從縣城的“面子”到 “里子”,各個脈絡發生了許多有深度、有品質的變化,一幀幀美麗畫面層出疊現,展示著文明帶給這座縣城的風采。
仲夏的清晨,漳浦印石公園熱鬧非凡。家住印石公園附近的林麗瓊自發組織的廣場舞隊伍早早地集合起來,她們踏著輕快的步伐,跳起了廣場舞?!澳茉谶@么干凈愜意的公園里跳舞,這都得益于我縣不斷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說起能在這么優美的環境中鍛煉身體,剛剛退休的林麗瓊阿姨顯得特別激動。近年來,漳浦縣各大公園里百花盛開,姹紫嫣紅,朵朵爭奇斗艷,在暖陽的普照下顯得一派生機勃勃。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在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公園里散步、娛樂、休閑。
基礎設施建設是創建文明縣城的硬指標、硬任務,要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跟上。據悉,近年來,漳浦縣累計投入近100億元,新建、擴建、改建提升一批道路、公園、文體中心、汽車站、行政服務中心、內河整治等市政設施和民生工程;提升改造中心市場、北市場等農貿市場建設;縣城主干道全部實現“白改黑、上改下”,打通印石中路、金鹿東路斷頭路等?;A設施的不斷完善,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惠及群眾,讓群眾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數字城管”強 智慧創城優
“永福西路中心市場有機動車違規占道經營?!?月23日上午9點54分,漳浦縣“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通過監控視頻捕捉到這一情況后,指揮中心視頻監控員將攝像頭抓拍截圖傳至城管執法工作群,監督員使用“城管通”將事件處理結果反饋至監督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收到反饋案件進行結案處理。
這是“智慧漳浦”的一個縮影?!爸腔壅钠帧保ㄒ黄冢╉椖孔匀ツ?月建成運用以來,實現了指揮、監督、管理適度分離,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提升了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
在漳浦縣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指揮大廳的LED監控屏幕上,縣城各個單元網格實時現狀、事件詳細實景圖像等集中展示著,數據不斷更新中。大廳里,數十個座席的城管職員正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
“將縣城區進行網格化管理,漳浦縣城主城區10多平方公里,共分為25個網格。”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主任林益煌說,通過劃分網格責任區,實現網格管理責任制,每個網格設置一名或多名監督員進行管理。系統建設包括九大標準子系統及13個擴展子系統,打破傳統城市管理模式,建設溝通快捷、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反應快速、處置及時、運轉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統;通過13個城市基礎管理子系統的建設,對漳浦縣執法車輛、環衛車輛、工地、戶外廣告、門前五包等進行統一管理,并提供城市管理數據處置支撐。
林益煌介紹,數字城管可以通過全民互動的形式進行參與,通過手持終端進行呈現。通過“i漳浦”App,漳浦市民可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通過“i漳浦”App上面的隨手拍功能,將發現的問題直接反饋到數字城管系統,能夠隨時查看處置過程和結果,不僅有效地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還可以激勵市民自發參與到文明縣城創建工作中來。
“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從去年9月份開始運行以來,該中心信息采集監督員累計共采集上報各類城市管理案件12637件,主要涵蓋街面秩序、施工管理、市容環境、園林綠化、宣傳廣告等5大類,為漳浦縣創建文明縣城等工作提供了數據保障,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為部門問題處置提供了翔實的一手資料。
下一階段,漳浦將繼續加強宣傳引導,通過開設專欄、專題和文藝演出進社區進學校、入戶宣傳等形式,宣傳創城工作的意義、經驗做法,進一步提高群眾知曉率、支持率、滿意率等。同時,努力解決社區的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校園周邊的整治等短板問題,為創建省級文明縣城而全力以赴。
(漳浦創建辦)